增值税的税基非常广阔,具有普遍性适用性的特点,括所有商品销售出口,外加上,修配、修理、加工在内的三种劳务,在生产经营中,只要有增值部分的
增值税的税基非常广阔,具有普遍性适用性的特点,括所有商品销售出口,外加上,修配、修理、加工在内的三种劳务,在生产经营中,只要有增值部分的收入,就应该缴纳增值税。在货物及服务生产经营环节的每一个过程,都要对增值额进行增税,这就能有效的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增值税是价外税,对企业而言,有利于税负最终转嫁给消费者。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应交的增值税税额不包括在价格里面,需要独立出来核算,但是企业再怎么说自己税负重,增值税税额最终还不是由购买者来承担。最终支付的价款中包括了增值税额与属于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款。企业不会牺牲自己的利益,缴纳额增值税只是暂时的垫付,而后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把自身交的税费转移到下一环节,毕竟不能减少利润本身,消费者才是这部分税费的最终负担者。
(三) “营改增”的意义
将营业税与增值税相比较,不难得出增值税更符合我国国情,能够符合我国对未来发展的需求。“营改增”进一步改革,使增值税抵扣链条趋于完善,能本质上解决重复增值税的问题,为社会营造一个相对更公平的税收环境让市场自己来决定资源的配置。更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的理念。所以全面推行“营改增”改革,将对我国税制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1、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
在“营改革”的政策下,尽管一些房地产公司增加了税收负担,但整个房地产业的税负肯定降低。因为在“营改增”之前,整个行业面临着双重征税这个最严重的问题。作为价内税的营业税,在施工建造、安装、销售或出租等整个房地产的产业阶段中,都进行了征收,且无法抵扣。之前部分行业提前进行“营改增”试点改革,但房地产行业却没有,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中断,无疑也会增加行业额外的税负。因此,在全面实施营业税改变增值税后,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开始实施增值税政策,统一税制。完善增值税税收链,解决企业双重征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增值税税收中性化的概念。这也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中国税制的完善。
2、“营改增”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营业税作为一种流转税,计税的方式也比较简单,由营业收入乘上相关税率,简单也就意味着不严谨,很多中小企业在内部的财务核算上乱七八糟,漏洞百出,虚开发票现象很严重。推行层层递进、环环叠加的增值税,有利于上下游企业互相监督,完善内部管理,升级产业结构,互相监督也能提高大家的法律意思,有利于推动行业本身结构调整,大程度减少偷税漏税的情况,提高了犯罪风险。
3、“ 营改增”有利于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随着企业税收成本的增加,企业只需缴纳增值税,便于企业纳税。在还在交营业税的年代,征收营业税比较简单,涉及的流程与税务都相对简显。转而交增值税后,采用环环叠加的进项税抵扣方法,那么涉及的税务流程就会复杂起来,核算流程不说复杂,起码是更完善、详实的。不管怎么说,改革后企业相关的会计管理制度与内部管理流程都将重新制定。进项税抵扣的方式其实也是变相鼓励企业完善自己的财税管理体系,只有尽可能多的获取进项的增值税发票,才能更好的降低企业的税负。
二、“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一) 税负影响理论分析
2012年以来,政府开始推进税制改革,部分地区选择部分行业作为试点,对经营变动进行了初步改革。直到16年5月,全面实施改革,覆盖全国所有地区的所有行业。政府为什么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驱动这项政策的落实。存在即是道理,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推动改革后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