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将第一学段的“写作”目标定位于“写话”,并对小学低段的写话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目标是:对写话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将第一学段的“写作”目标定位于“写话”,并对小学低段的写话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这样的要求意在从兴趣入手,让学生愿写、乐写、会写。

依据搜集整理的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发现在小语界众多一线教师和教育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小学写作教学,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发表了不少作文教学方面的著作和学术论文。然而,由于低段写话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学重点与考试内容的侧重性等原因,使得写话教学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因而,关于写话教学的研究并不多,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包含在写作教学中的,针对性不够,普遍性不强,很多都是一线语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对写话教学得出的一些感悟与反思。另外,据调查发现,当前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现状其实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低段学生普遍缺乏写话兴趣,对写话存有畏难情绪,写话质量也不高;另一方面,很多一线教师对写话教学缺乏重视,教学主观随意。小学低段学生正处于智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的黄金期 ,如果在这一阶段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就会给学生之后的习作带来不利影响。

正是基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现状,以小学写话课堂为着力点,走进学生,访谈教师,收集案例,发现写话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社会现实、自身经历和理论知识,提炼出改进写话教学的相关策略,从而希望能进一步发挥写话教学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现状呈现与主要问题

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地不断推进,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写话教学做了多方面的思考和尝试。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当前小学低段的写话教学依旧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反映在学生的“学”上,还反映在教师的“教”上。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何处?为此,笔者在实习期间走入真实的写话教学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同时围绕写话教学的相关问题对低段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外,还与该校的一线语文教师进行了个案访谈并收集了较具代表性的学生写话原稿和教师教案样本,以期透过现状发现写话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学生写话情况调查

1.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

在教学中,了解学情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写话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要想找到写话教学中的不足,有效提高写话教学的效率,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写话情况。为此,笔者在杭州市凤凰小学随机抽取了一、二年级班级的100名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问卷围绕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写话教学提出的要求,对小学低段学生在写话兴趣、写话能力、写话习惯和写话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调查。在设计问卷时,考虑到低段学生年龄较小,理解力有限,因而问卷以学生容易理解、容易作答的客观题为主(调查问卷见附录一)。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有效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

2. 教师个案访谈的设计

教师,是写话教学过程中最为直接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的教学活动极大地影响着低段学生的写话水平。所以,为了深入探求写话教学背后的潜在问题,笔者采用了个案访谈的形式,对杭州市凤凰小学的多个一线语文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提纲见附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