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妇们的赞赏,说她是兴家立业的好手,膀大腰圆带福相。可自从她自有主见地和冯歪嘴子 成家后,从此杨老太太周三奶奶等村妇一改往日对她的评价,
村妇们的赞赏,说她是兴家立业的好手,膀大腰圆带福相。可自从她自有主见地和冯歪嘴子 成家后,从此杨老太太周三奶奶等村妇一改往日对她的评价,之前所有的优点变成令人生恶 的缺点,还有人给王大姑娘做论写传,生怕故事不够动听不够吸引眼球。在冯歪嘴子和王大 姑娘事情曝光后,掌柜太太立马让冯歪嘴子搬离碾磨房,说王大姑娘是不干不净的野老婆, 坏了她发财的风水。同为女人,应该有做母亲的共鸣,可是掌柜太太连盛面口袋都不给刚降 生的孩子取暖,任由孩子小手因寒冷抖动着,因寒冷而哭泣。就是这些冷酷的行为和无聊的 风言风语在王大姑娘的心上扎根,并越来越沉重。她为了能发家,靠节俭来让全家人过上让 人瞧得起的生活,所以越来越消瘦,产二胎后便失死去了。如若人性没这么麻木,还有许多 生命能发光发热。
《生死场》中女工店的妇人们和娼妓对从农村出身的金枝无情的取笑。她们都住在女工 店,住在满墙都涂满黑色紫色血点的屋子里。金枝初来乍到,不懂都市中的事物人物的称呼, 她鼓起勇气向旁边夫人问询,可是抽着烟剪着短发的妇人“没有回答她,丢下烟袋就去呕吐”
①。妇人的反应让坐在通长板炕上的女人们笑得前扑后折,彼此兴奋得拍响着肩膀,金枝是
白捡的笑料。 金枝被独身汉强暴后,好似灵魂被抽离。绝望得只想回到母亲身边。金枝第 一次“赚钱”又让女人们集中起来,“宽慰”金枝没必要这么羞恨,习惯就好,只要能来钱, 自尊贞洁都是可以拿去交换的。这痛苦的处境,她们全都体验过,都能感同身受。可是,这 些经历没能让她们清醒,没使她们对生活做出抗争,只有堕落,堕落到认为新来的人经历这 些得是理所应当,她们还要在别人的伤口上再撒把盐,以达到内心的平衡。小说字里行间充 满了萧红对娼妓甘于低贱的讽刺和厌恶。
① 萧红.呼兰河传[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p236.
(三)奋起抗争的进步女性
《生死场》中能死而复生的王婆,命运注定她是北方偏远山村众多村妇中不一样的烟火, 是她让萧红的《生死场》有了生机有了希望,让读者看到女性无限的可能性和价值。
小说中有这么一句话:王婆永久欢迎夏天。夏天是炽热的是热情的是让人尽情挥洒汗水 和享受自由的。所以,王婆是野性的,不是逆来顺受的,不受封建思想的禁锢,跟随自己内 心,去获取心中的理想生活。在跟随赵三之前,王婆曾有过两任丈夫,因为忍不了丈夫的毒 打,在淫威之下王婆毅然选择离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勇敢的王婆不管别人的看法,无 所谓“妇道”和“三从四德”,努力地追求着幸福。在跟随赵三之后,她支持着丈夫与李青 山成立“镰刀会”去反抗地主加租。一腔热血的王婆还给赵三提供了一支老洋炮枪,还在“晚 上平儿睡了以后教他怎样装火药,怎样上炮子”①。在赵三等人秘密计划被软弱自私的李二 婶子走漏之后,王婆为他们保密掩护,打消了村妇们的恐慌。王婆认为如果暗杀成功,是大
家的福音。这样有胆识的王婆让作为男性的赵三“对于自己的女人慢慢感到可以敬重”②。 “镰刀会”暗杀失败,王婆丈夫赵三受到了地主的“恩惠”,对地主从原来刚硬必杀的 态度变成了感激涕零,“做人要有良心!”③赵三从此便为了百折不扣的报恩人。王婆对于 丈夫的转变失望透顶,她心里生着气“从没见过这样的男人,起初看来还想一块铁,后来越
看越是一堆泥”④,她瞧不起懦弱的丈夫。也许是觉得生活没有盼头,王婆决定用死亡来向 命运抗争,她服毒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死的挣扎中,王婆的气息一直不断绝,即使丈夫、村 人一次又一次将她往死神推近,强大的反抗精神让王婆战胜了死神。王婆看到女儿的烈性面 感到欣慰,她支持鼓励女儿为哥复仇。日本人入侵打击中华民族人民时,奸杀淫掠无恶不作。 王婆亲眼目睹了这些惨状。她意识到保护民族保护国家,才是最终的归宿。在抗战中王婆积 极与军合作,收藏情报,时刻为战争胜利准备着牺牲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