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妻子罗雅看来,这是一个向世界讲述阿富汗故事、矫正阿富汗形象的良机。罗雅认为,世界对阿富汗的成见铺天盖地,而丈夫的书恰能让人看见一个
但是在妻子罗雅看来,这是一个向世界讲述阿富汗故事、矫正阿富汗形象的良机。罗雅认为,世界对阿富汗的成见铺天盖地,而丈夫的书恰能让人看见一个真正的阿富汗。在妻子的鼓励下,胡塞尼将创作完成的书稿寄给了出版社,正如妻子所料,作品最终得以出版且全球销量超过了5000万册,在世界多国引起强烈反响,作品备受读者青睐,这完全出乎胡塞尼的意料。随着《追风筝的人》的热销,阿富汗再度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但这次不再是西方媒体镜头下那些暴力、战乱、恐怖的形象了。有许多人在看过《追风筝的人》后纷纷致信胡塞尼,他们在信中向胡塞尼表达自己对阿富汗的同情与忧思。胡塞尼的作品,改变了人们对阿富汗长久的偏见,不再认为阿富汗仅仅是一个不幸的、纷扰不断的、灾难重重的国家,人们对阿富汗形象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收到这些来信后,胡塞尼感到很意外也很受感动,不仅如此,他还看到了友谊、羞耻、赎罪、宽宥、友谊等等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文学在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结作用,胡塞尼对于自己的作品能带来如此大的影响而感到欣慰和自豪。随着作品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胡塞尼渐渐认识到自己身上带有具体的历史和民族印记,所以他不再逃避自己的族裔情感,而是按照自己所了解和理解的故国同胞的生活、情感和愿望来写作。他越来越自信地从为自己写作走向为阿富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