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仙林某高校教学楼建筑与结构设计(2)

教学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使用轻质混凝土砌块隔墙,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 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教学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使用轻质混凝土砌块隔墙,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

场地土类别为Ⅱ类,地基土为一整层黏性土,场地平坦,土质均匀,γ=17.5kN/m2,e=0.61,IL=0.23,fak=238kPa,地下水位为室外地坪以下4.2m,地基土承载力性能良好。

2  建筑设计概况

2.1  平面设计

2.1.1 主要功能部分的平面设计

本设计为高校教学楼要满足师生日常的学习生活需求,最重要的是教室的布局和安全疏散路线的布置。教室要满足较好的采光要求,采用竟可能大而合适的窗户,同时教室是一个人员集中的地方,要设置高窗满足空气流通的需要。建筑东西两端分置卫生间,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2.1.2 交通部分的平面设计

教室朝向过道侧设置前后门,过道设计尺寸为3.9m,同时满足4股人流,本工程共设置3部楼梯,其中包括一部平行双分主楼梯,三部楼梯均满足4股人流设计[1]。

2.1.3 整体布局的平面设计

主要考虑教室和安全疏散通道的布局,办公室穿插在方便于师生联系的区域,卫生间设置在建筑东西两端便于楼梯的设置,满足安全疏散规范。过道设置大面积公共休息平台,可以缓冲拥挤时楼梯密集人流。一楼右侧采用无墙体L型设计,使用二层楼板作为雨棚,同时缩短楼梯距大门的距离,更为上层休息平台的设提供空间[2]。

2.2  立面和剖面设计

规划教学楼坐北朝南,南北朝向的采光为主要的采光方向,故设置面积较大的窗户在南北面,来保证教室所需要的进光量。普通教室对于层高没有太高的要求因此设计3.6m,有水地面只有卫生间,卫生间地面在设计时比相邻楼面低20mm,楼梯的设计要符合特殊的学校楼梯的规范要求,踏面宽度取0.30m大于规范最小踏面要求0.26,踏步高度取0.15m小于规范最大高度要求,扶手栏高度取比较安全的1.1m[3]。休息平台取和教室相同尺寸的窗户但是实际采光面积率比教室要大许多。过道的墙体设置在柱子的外侧,使主过道不存在突出的柱子,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保持疏散通道通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