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港新港作业区某件杂货码头结构设计+CAD图纸(3)

2.3 地质[2] 依据地质勘察揭示,拟建场地属于长江河漫滩~河床地貌单元。地面高程为+5.0m左右,属长江冲洪积低漫滩区。本区域土层自地表而上往下依次


2.3 地质[2]

依据地质勘察揭示,拟建场地属于长江河漫滩~河床地貌单元。地面高程为+5.0m左右,属长江冲洪积低漫滩区。本区域土层自地表而上往下依次为:

①-1A层素填土:粘性土、软塑。层厚:2.90~3.20m。层底埋深:2.90~3.20m。

①-2层淤泥:流塑。层厚:0.8~3.80m。层底埋深:3.50~17.00m。

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软塑,局部淤泥质粉质粘土与粉土。粉土、粉砂呈薄层状态于粉质粘土中,局部与粉质粘土互层。层厚:1.40~14.60m。层底埋深:13.90~19.50m。

③-1层粉质粘土:可塑,中等压缩性,含高岭土团块,强度中等。层厚:4.20~8.90m。层底埋深:23.40~26.80m。

③-2层粉砂:中密,局部夹粉土。层厚:7.00~10.90m。层底埋深:21.80~36.40m。

③-3层粉质粘土:可塑,中等偏高压缩性,局部地段夹薄层粉土、粉砂,强度中等。层厚:7.90~13.50m。层底埋深:30.00~47.50m。

③-4层粉质粘土:可塑,中等压缩性,强度中等。层厚:4.30~9.20m。层底埋深:49.70~54.20m。

④层粉砂:饱和、密实,夹较多粉土,可见云母。

结合以上地质情况,拟建码头采用高桩码头的结构型式。

因为靖江港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Ⅵ级,所以无需进行地震荷载计算。

2.4 设计船型

设计船型资料见表2-7:

表2-7 设计船型

船型 总长 型宽 型深 满载吃水

10000DWT 146.0m 22.0m 13.1m 8.7m

第三章  总平面布置

3.1 码头泊位参数

(1)件杂货码头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

依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 165-2013,参考文献[3])7.10.2条可知:

式中: ——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t/a);

T——年日历天数(d);一年取365d计算;

ρ——泊位利用率(%);依据参考文献[3]表7.10.3可知,1个件杂货泊位取0.65;

G——船舶的实际载货量(t);本码头的设计船型为10000DWT件杂货船,近似取10000t;

——装卸一艘船舶所需的时间(h); ;

——昼夜小时数(h);一昼夜取24h计算;

——昼夜非生产时间之和(h);工间休息、吃饭及交接班时间取4h;

——船舶的装卸辅助工作、技术作业以及船舶靠泊、离泊时间之和(h);依据设计船型和装卸技术取3h;

p——设计船时效率(t/h);依据设计船型取200 t/h。

代入公式:即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为903809.52t。

(2)计算泊位数

依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 165-2013,参考文献[3])7.10.1条可知:

                               (3-3)

式中:N——泊位数;

Q——码头年作业量(t);取本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为900000t;

——一个泊位的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t/a);依据公式(3-1)计算结果为903809.52t。

代入公式:为了满足港区需求,取1个泊位。

3.2 码头前沿顶高程

依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 165-2013,参考文献[3])5.4.8.2条可知:

式中:E——码头前沿顶高程(m);

DWL——设计水位(m);依据参考文献[3]表5.4.8可知,基本标准取设计高水位,复核标准取极端高水位;

——上水标准的富裕高度(m);依据参考文献[3]表5.4.8可知,基本标准下掩护良好的码头取1.0m,复核标准下掩护良好的码头取0.2m。

基本标准:码头前沿顶高程=设计高水位+富裕高度=3.17+1.0=4.17m;

复核标准:码头前沿顶高程=极端高水位+富裕高度=4.73+0.2=4.93m。

两者比较取较大值,所以此次设计码头的前沿顶高程取5.00m。码头原地面高程为5.00m左右,能够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