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艺术展览与审美教育 1.2.1、艺术展览的信息传播职能 艺术展览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其主要的作用是向观展者传递艺术作品的信息。而观展者作为信息
1.2、艺术展览与审美教育
1.2.1、艺术展览的信息传播职能
艺术展览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其主要的作用是向观展者传递艺术作品的信息。而观展者作为信息接收方,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其审美体系必然会受到艺术作品信息的冲击。艺术展览中的艺术作品会对观展者的审美体系产生影响,而当代多数艺术展览并未对这种影响加以控制和利用。在以普通观众为观展主体的艺术展览中,观赏艺术作品的多为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美学教育的普通观众。这些观展者在脑海中未形成系统的审美体系,通常缺乏科学的审美方式以及审美经验,对展出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家风格等信息也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观展者仅凭直觉和自我感知去理解欣赏艺术作品,对艺术作品所传递信息的把握是不够到位的。相对的,这种情况下艺术作品对观展者审美体系的影响也是不可控制的。
1.2.2、信息传播的可控结果——审美教育
既然艺术展览作为信息传播途径,其应对信息传播的结果加以控制。而审美教育即是艺术展览信息传播结果的理想效果。艺术展览在观展者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过程中,对观展者的审美方式和角度加以引导,使观展者能够更为全面到位地欣赏所展出的艺术作品。从而是艺术作品所传递的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给观展者,对观展者的审美体系产生可控的影响。这一过程就是艺术展览对观展者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
图1-1是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大卫》。然而如果将这个雕像放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去欣赏,大多数观众只会觉得太过于露骨和不雅,这就是信息引导不当导致的。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应该结合它自身的时代背景去欣赏,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先锋们借助古典文化来反抗教会统治以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大卫》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展览过程中时代背景即是最为基础的引导信息。通过对艺术作品创作背景的介绍即是对公众审美进行引导教育的过程。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卫》就是这种思想最杰出的代表。当结合了时代背景之后再欣赏《大卫》,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到一些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对英雄的赞美。通过艺术作品一些背景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的辅助,引导公众对艺术作品信息的解读,即是通过对信息传递结果的控制达到公众美育效果。
2、当代艺术展览的美育能力
2.1、当代艺术展览美育能力现状
在市场经济繁荣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越来越高,对艺术的热情也日渐高涨。这使得艺术展览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各种面向公众的艺术展览也应运而生,而公众们也对它们趋之若鹜。然而艺术展览的增加并没有使公众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公众们精神世界的满足也大多流于表象。
笔者在《欧洲十八十九世纪雕塑、绘画艺术珍品展》展出期间对100名前来观展的公众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访谈,考虑到被访谈人员构成,访谈分为两天(周三和周六)进行,一天访谈50人。访谈问题有四个:
1. 你经常参加艺术展览。
2. 你愿意在观展前花一部分时间了解展览及作品的相关信息。
3. 你会在展览过程中关注展品的相关信息而并不仅仅是展览本身。
4. 你通常能够理解展出艺术作品并产生共鸣。
被访公众通过回答1-5表示自己对四个陈述问题的赞同程度(1表示非常不赞同,2表示不太赞同,3表示中立态度,4表示比较赞同,5表示非常赞同)。以下为对访谈数据的分析。
图一横轴代表在“你经常参加艺术展览”一题中作出对应数字选项的公众群体,竖轴为横轴对应群体对“你通常能够理解展出艺术作品并产生共鸣”一题作出回答的数据平均值。该表折线沿横轴由左向右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较图二相对平缓。说明公众参加艺术展览数量与其对艺术品的理解感知能力,即审美能力,成正比例关系,但参加艺术展览数量对其审美能力影响不大。图二横轴代表在“你会在展览过程中关注展品的相关信息而并不仅仅是展览本身”一题中作出相应数字选项的公众群体,竖轴代表横轴对应群体在“你通常能够理解展出艺术作品并产生共鸣”一题中作出回答的数据平均值。该表折线沿横轴由左向右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图一相对陡峭。说明公众对艺术展览展出艺术品相关信息的关注度与其对展出艺术品理解感知能力呈正比例关系,且关系较公众之前参与艺术展数量更为密切。说明相对于参与更多的艺术展览,关注展览为帮助公众理解艺术品作出的引导信息更能够提升公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感知能力。图三为在“你愿意在观展前花一部分时间了解展览及作品的相关信息”一题中各选项公众人数比例。从图中可以看出,选择1、2两个选项的人数比例相加达到了58%,超过了50%。说明公众在展前花时间对展览进行了解的意愿是低迷的。且在图一图二中公众群体对“你通常能够理解展出艺术作品并产生共鸣”一题回答的平均值极少超过3,只有对展出作品引导信息较为关注的公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程度相对理想。说明公众在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系构建方面仍有欠缺,艺术展览对参展公众进行审美引导能够促进公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艺术展览对公众的美育能力提升存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