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户籍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研究(2)

(二)研究对象界定 翻阅各类文献,以往关于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的研究中,有针对低收入毕业生群体、也有针对农村户籍毕业生群体。但低收入的概念


(二)研究对象界定

翻阅各类文献,以往关于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的研究中,有针对低收入毕业生群体、也有针对农村户籍毕业生群体。但低收入的概念难以形成公认的标准,仅对农村户籍毕业生群体研究,又容易忽略那些面临同样住房问题的非农村籍高校毕业生。笔者选择户籍作为研究对象的划分标准,并进一步将范围限定为外地户籍大学毕业生,即拥有大学文凭、非本地户籍是这个群体的主要特征。在本研究中,将其定义为:接受过高等教育(包含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并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城市工作生活的群体。本文以杭州为例进行研究,外地户籍大学毕业生群体就包含了在杭工作的省外户籍大学毕业生、省内非杭州户籍大学毕业生,这其中有农村籍的与非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也有收入高与收入低的大学毕业生。而该群体自身存在的差异性,有助于我们从中找出影响大学毕业生住房的关键因素,也有助于为相关政府部门提出更为全面的政策建议。

(三)相关研究回顾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评述

二、调查个案与样本

(一)个案选择

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又地处于长三角地区,经济水平相对发达,拥有大量的外来移民,同时住房成本也比较高,外来人口住房问题比较明显。选择杭州作为外地户籍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研究的案例城市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

类似于杭州这样的大城市,传统市中心往往集中着老城市人的房子,虽显老旧但价格不菲。这些房子类型以集体住宅、多层的商品房与返迁房为主。 老城市人的房屋,包括统一安排的集体住房等在各市中心城区占据非常大的比重。老市中心无法反映外地户籍大学毕业生住房获取能力,自然不太适合作为其住房问题的研究样本。因此笔者所挑选的调查区域为在杭工作的年轻人可能较为集中的城区边缘,比如古荡、乌龙庙、三堡、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涉及到除上城区之外的各主城区边缘,而上城区是杭州传统老城区,并被其他城区环绕,城区边缘与市中心无明显差异。此外,杭州市所辖萧山和余杭为2003年县改区,富阳、临安分别也于2014年与2018年撤县级市改区,它们均不是杭州传统主城区部分,所以无需对其釆样。笔者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总共发放问卷950份,最终收回653份。剔除掉一些与研究对象不符的、回答不全、信息大量缺失的以及少数因受访者认知能力限制答题逻辑毫无关联的问卷后,可用作研究分析的问卷数是4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