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设计内容简介 1.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设计 2.短路电流计算 3.变电站内电气主设备选择 4.各级电压配电装置设计 5.变电站的防雷与接地 6.变电站综合设计图
1.2 设计内容简介
1.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设计
2.短路电流计算
3.变电站内电气主设备选择
4.各级电压配电装置设计
5.变电站的防雷与接地
6.变电站综合设计图纸
2 主变压器设计
2.1 主变压器数量选择
应根据该变电站负载的负荷和运行要求进行选择,对于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应当设计为两台或以上主变压器:一级或二级负荷这些重要负荷占比较高;负荷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集中负荷较大。由于本变电站有两路电源同时根据数据显示本站的负荷中一二级负荷占比重较大,由于要保证重要负荷在规定时间内不停电,所以根据要求采用两台主变压器。
2.2 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1.主变压器的容量应当考虑到正常工作和发生故障时的过负荷能力。对于两
台主变压器的变电站每台变压器容量的计算公式是:Sn=0.6Pm÷cosΦ,Pm为最大负荷。同时满足当一台变压器停用时另一台能保证对一级和二级负荷的供电
即大于等于60%的总负荷,再考虑事故发生时过负荷能力是40%,最终确定可保证84%负荷供电。
2.本站主变容量计算:
35KV侧最大负荷:8×3+7×3=45MVA
10KV侧最大负荷:6×1.7+6×1.5=19.2MVA
110KV侧最大负荷:45+19.2=64.2MVA
由以上计算公式得:
35KV主变容量:0.6×45÷0.85=31.77MVA;
10KV主变容量:19.2×0.6÷0.8=14.4MVA
Sn=31.77+14.4=46.17MVA。
3.确定:参考变电站未来规划和事故过负荷的能力选择主变容量为
40000KVA符合以上计算。(SFSL1—40000)。
2.3 主变压器形式选择
110KV电压下的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特殊条件限制,采取的是三相变压器。若是该变电站有不同的三种电压等级,经过主变压器各侧绕组传输的功率达到15%Sn以上,使用三绕组变压器。若是主网电压为110—220KV,中压侧35KV
时,由于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应选用普通的三绕组变压器;若是主网在220KV以上,中压侧110KV,一般用自耦变压器。
根据以上规程,计算主变压器不同电压等级的功率与该主变压器容量的比值:高压侧:K1=(45+19.2)×0.8/40=1.28>0.15
中压侧:K2=45×0.85÷40=0.96>0.15低压侧:K3=19.2×0.8/40=0.384>0.15
所以选用普通三相三绕组变压器。
3主接线形式设计
变电站的最主要构成是电气主接线部分,它也是电力系统网络结构的重要构成,也与电力系统供电电源情况、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配电装置的设计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和控制方式都有决定性关系。所以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必须综合处理好不同方面的要求,必须经过各种仔细推敲比较才能够确定方案。
3.1电器主接线设计要求
1.安全性
2.可靠性
3.灵活性
4.经济性
5.满足未来可能扩建需要
3.2电器主接线设计基本原则
1.对配电装置来说可以分作两类:第一种为母线类,其中包括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和增设旁路母线的接线等等。第二种为无母线类,其中有单元接线,桥形接线和多角形接线等等。
2.旁路母线的设置:采取分段单母线或双母线等主接线形式的
110KV—220KV配电装置,当断路器不允许停电时,按照要求一般装设旁路母线。
35—60KV配电装置中,一般不会装设旁路母线,但当线路断路器不允许停电时,可装设旁路母线等设备。6—10KV配电装置可以不需要设置旁路母线。对于出线回数多或多回线路是向用户单独供电的情况,及不允许停电的单母线,分段单母线的配电装置等,可设置旁路母线满足设计。
3.3110KV主接线形式选择
本设计降压变电站为110KV降压变电站,而且本站负荷为纯负荷,所以110KV侧大多数采用简单且成本低的单母线分段不带旁路或者桥形接线,两者比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