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语源于南太平洋汤加岛的土语,指的是‘神圣的’或是‘不可侵犯的’人或者是行为和事物”。[2]禁忌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活习俗、
“禁忌语源于南太平洋汤加岛的土语,指的是‘神圣的’或是‘不可侵犯的’人或者是行为和事物”。[2]禁忌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对禁忌的产生会存在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禁忌的产生与人们的心理、文化和礼貌等都有关系。
周秀敏在《禁忌语产生的多因素分析》中说道:“一个单词通常表达两个含义,一个是信息意义,一个是情感含义”。[3]一个词所表达的指示意义是一定的,但是情感上的意义,会因人而异,禁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当要表达人们在情感上避讳的事物时,会有意识地换成人们能接受的说法,或是与之相近意义的词汇。
(二)禁忌研究的重要性
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不断增加,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都会有意识去回避一些话题,禁忌普遍存在各个民族之中,但是由于受文化背景、传统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在禁语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些在这个国家是禁物,但在另一个国家却是圣物。所以,了解各国不同的禁忌,是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的关键。
再者,语言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禁忌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禁忌也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吴锦在他的禁语研究中表述禁语的时代性时,这样说道:“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禁语观念渐渐淡化;某些时代的禁语在新的时代已经不再属于禁语的范围;本不属于语言禁语的,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属于禁语”。[4]所以,处在日新月异时代的人们,了解禁语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