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语词汇在外周视野中的识别(3)

实验材料 从维语语汇中选取100个高频词汇和100个低频词汇。为进一步确定选取材料的有效性,实验要求被试对这些词汇的难度和主观词频进行了判断。每


实验材料  从维语语汇中选取100个高频词汇和100个低频词汇。为进一步确定选取材料的有效性,实验要求被试对这些词汇的难度和主观词频进行了判断。每名被试将会进行对200个词汇的词频与难度系数的评分(1-6分的评分量表)。被试分两批,第一批完成前一百个词的难度系数判断和后100词汇的词频判断。另一批反之。

实验程序

实验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来评定维语材料。所有实验材料被编制成问卷,被投入在问卷星上。指定被试在特定链接内完成问卷。(问卷详细情况见附录)。

指导语:首先,十分感谢您抽出时间填写这份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是为了了解杭师大维吾尔族大学生对部分维吾尔语词语的词频与难易程度的评价情况。您反馈的数据对我们有至关重要的帮助。请根据您的自身情况如实填写。我们保证最终结果仅作为学术研究,不会外泄您的个人资料,谢谢!

问卷说明:说明:词频是指该词平常出现的频率,平常出现频率越高,得分相对就越高,出现频率越低得分相对就越低;难易程度,你认为该词越容易得分相对越低,认为越难得分相对越高。得分范围1~6分。请根据自己的判断,在相应的位置上打钩 。

2.3统计结果

词频大于平均词频(M = 4.289)为高频,小于平均词频为低频。难度系数平均得分在2.273±0.5是即视为中等难度或难度一般。最终选出中等难度系数的高频词36个,中等难度系数的低频词36个,如表1。

表1 维语词汇难度系数,词频平均得分统计

  平均得分

词频 4.289

难度系数 2.273

3 、 实验二:维吾尔语词汇在中央和外周视野的词汇加工实验

3.1  实验目的:比较维吾尔语词汇在中央和外周视野中加工的异同。

3.2  实验程序方法:

被试  来自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在校维吾尔族大学生32名参加实验二 。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心理或精神疾病史。

实验材料  

从实验一中评定结果选取中等难度系数的维语高频和低频词汇各36个,共72个。所有词汇形成不符合正字法规则且无法读音的假词,共72个。共计144个刺激材料。

实验设计 采用2*5的双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词频(高频、低频)和刺激呈现位置与中央视觉成10°夹角(上、下、左、右、中)。因变量为反应时和准确率。

额外变量为维语词长和普通话水平。

注:真假词仅作为一个给被试的任务。不考虑在自变量中。

实验仪器所有刺激均用E-prime2.0呈现。 所有刺激均呈现在14寸电脑显示器上。

实验程序 首先,电脑屏幕上呈现指导语,随后呈现刺激,

刺激会呈现100ms。被试需在1000ms内做出按键反应,。被试的任务是判断看到的是否是正确的词汇。如果在1000ms内没有做出反应,将会自动跳到下一个刺激。所有刺激均在5个不同位置呈现,实验共包括720个试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