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新港区10000吨级集装箱码头总体设计+图纸(5)

多年平均雾日 42天 多年最多雾日 68天 多年最少雾日 28天 2.2.5相对湿度 历年最大相对湿度87%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 历年最小相对湿度63% 2.3水文 2.3.1 基准面


多年平均雾日   42天

多年最多雾日   68天

多年最少雾日   28天

2.2.5相对湿度

历年最大相对湿度87%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

历年最小相对湿度63%

2.3水文

2.3.1 基准面及换算关系

本工程潮位及高程基面均采用85国家高程,当地各基准面之间关系如下:

2.3.2潮汐

长江口属中等感潮河口,潮汐性质是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潮位每天二涨二落,且日潮不等现象较明显。工程河段平均涨潮历时为4小时14分、平均落潮历时为8小时13分;年内最高潮位一般出现在7~8月份、最低潮位出现在1~2月份。

根据工程址下游侧杨林口水文站1985~2001年实测潮位资料统计分析,工程河段潮位特征值如下:

累年最高潮位         4.57m(1997年7月25日)

累年最低潮位       -1.44m(1974年8月20日)

多年平均高潮位       1.74m

多年平均低潮位     -0.64m

多年平均潮位         0.49m

平均涨潮历时         4小时14分

平均落潮历时         8小时12分

累年最大潮差         4.90m

累年最小潮差         0.01m

平均潮差             2.17m

2.3.3 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        2.62m(高潮累积频率10%)

设计低水位      -0.75m(低潮累积频率90%)

极端高水位        4.57m(五十年一遇)

极端低水位      -1.68m(五十年一遇)

2.3.4 径流

长江洪水季节是每年5~10月份,泾流量占全年的71.9%,11月至第二年年4月为枯水季节,径流量占全年的28.2%。全年径流量以7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大通站是长江干流下游径流控制站,据上游大通站1950~1996年资料统计:长江多年平均流量为28800m3/s,历年最大洪峰流量92700m3/s(1954年8月8日),最小枯季流量4630万m3/s(1959年1月31日)。大通站年内各月平均流量及年泾流量百分比见下表。

表2-2  大通站年内各月平均流量表              (单位:m3/s)

月 份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平均

流量

(m3/s) 11000 10800 14900 24100 35500 41200 49700 44300 40100 34500 23700 14200

泾流量

(%) 3.0 2.9 4.4 6.9 10.5 11.8 14.7 13.1 11.5 10.2 6.8 4.2

2.3.5潮流

工程河段处在长江河口段,受潮汐涨、落水流的作用明显;潮流属半日潮流性质,水流呈往复流形态。

根据昆山二期工程的水文测验资料,拟建码头区涨、落潮流主动力轴线分别在315°和135°左右。大潮涨潮最大流速1.30m/s,大潮落潮最大流速1.60m/s。大潮涨潮平均流速1.20m/s,落潮平均流速1.50 m/s。

2.3.6 波浪

据南支河段测波资料分析,工程河段波浪为风成浪,一般天气条件下波浪较小(小于0.6m),在持续的吹拢风作用下码头区水域会形成一定波高。长江南支上段江面较宽、达8~10km,拟建港区前沿N~NNW、NE、ESE向水域均较宽;按小风区浪经验公式推算,码头前沿(-14 .0m等深线处)N~NNW、NE、ESE向重现期五十年一遇设计波浪要素详见下表所列。

表2-3  码头前沿(重现期五十年一遇)设计波浪要素

波要素

波向 H1% H4% H5% H13% T L C

(m) (m) (m) (m) (s) (m) (m/s)

极  端  高  水  位  时(4.57m)

N 2.59 2.19 2.12 1.75 4.4 30.2 6.86

ESE 2.52 2.13 2.07 1.66 4.4 30.2 6.86

NNW 2.35 1.99 1.92 1.59 4.2 27.8 6.55

NE 2.26 1.91 1.85 1.52 4.1 25.9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