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政府对陈氏太极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政府对陈氏太极的扶持力度较大,但总体力度不够。太极拳产业化起步较晚,没有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有的重
2.2.1. 政府对陈氏太极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政府对陈氏太极的扶持力度较大,但总体力度不够。太极拳产业化起步较晚,没有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一直以来有关太极拳的服务业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缺乏定位、规范和管理。[6]少数太极拳大师的家族化经营虽然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但距离一定的产业化规模相差甚远,无法满足消费市场对太极拳文化的需要和多样化的产品需求。衡量某一行业能否成为产业,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关键是看它能否通过市场完成生产和再生产。显然,太极拳产业化无论是规模或是程度都有些牵强。
2.2.2. 不同版本的太极拳套路标准有待规范
表4:焦作市太极拳拳师人数统计
段位 人数
初级段位 4563人
中级段位 2786人
高级段位 298人
据统计,焦作市拥有武术初级段位(包含:一段:8式太极拳;二段:16式太极拳;三段:24式太极拳、18式太极剑、16式太极枪)的人数为4563人;中级段位(包含:四段:32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五段:40式杨式太极拳、73式孙式太极拳、46式武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六段:56式陈式太极拳、45式吴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推手对练)人员2786人;高级段位(不再进行技术考核,要求“工作业绩、武术理论研究、科研论著等”)仅为298人。专业人才的匮乏,从业资质良莠不齐,大大阻碍了太极拳运动的普及发展。太极拳保持传统武术的本质,有利于锻炼人的防身应变能力[7]。
从学练太极拳的群体上来说,以老年人为主,成为了老年人的专利,青少年练习者寥寥无几。很多教授太极拳的老年人,基本上都没有经过系统规范的训练,练拳都是随心所欲,根本无法按照拳术本身的标准习拳。这些没有规范化的练习者,练习时间长了,便以“太极拳拳师”自居向周围人群传授太极拳,形成太极拳传播中的恶性循环,只能是越传越错,越练越糟。纵观国内太极拳专业领域,太极拳比赛规则和标准几乎皆是长拳和体操的标准,在太极拳套路编制过程中,形式过于单一,造成了武术失真[8]。因此,现行比赛规则下的太极拳冠军,不等于就是真正的太极拳冠军,因为体操化的太极拳追求的是难度系数,舞蹈化的太极拳注重的是动作的美观,在传承过程中丢去了太极拳原有的内涵和精髓。现行太极拳动作缺乏科学理论依据的验证,导致“十位大师,十种拳架”,毫无标准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