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合并之后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有一种观点认为事务所的兼并与整合能够实现行业内资源的整合,事务所通过兼并与整合扩大自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合并之后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有一种观点认为事务所的兼并与整合能够实现行业内资源的整合,事务所通过兼并与整合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将会进入到企业,从而提高了审计业务质量。也有观点认为事务所的兼并与整合,虽然扩大了事务所的规模,但众多的资源如何协调一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很多大型事务所内,不同部门之间,总所与地方分所之间的对于审计质量的标准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很难统一,从而降低了审计的业务质量。还有观点认为事务所的兼并整合对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整合程度的影响,整合程度越高,对审计业务质量的提高越大。也有学者对2005至2009 年的发生的事务所合并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尽管合并意味着事务所规模的提高,但是审计业务的质量却反而下降,他们认为原因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于国家大力推动以及各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时多方面的整合。由此可见,在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大家各有各自的观点和看法,但尽管如此,目前在此领域还未形成一致的结论。
但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国内排名前十的中岳瑞华与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立了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并在中注协发布《2013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的排名中,打破了20年来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直占据前四名的格局,超越安永和毕马威事务所,排名前三,而立信事务所也超越毕马威事务所排名前五。这说明国内事务所的合并使得一些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有了可以冲击四大的实力。
那到底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兼并与整合对审计业务质量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从客户质量、事务所声誉、审计人员质量、内部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分析事务所兼并整合与审计业务质量之间的关系。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
(一)复兴阶段
我国注册会计师相关的制度最早起于20世纪20年代,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注册会计师制度又渐渐开始恢复,开始以挂靠的方式举办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加快注册会计师的发展,1986年国务院又颁布《注册会计师条例》,使得注册会计师资格、会计师事务所设立,以及业务范围等方面有了相关的规定,之后在1988年,财政部又成立了注册会计师协会。至90年代初,全国会计师事务所已有400多所,注册会计师已达5000人以上。
(二)发展阶段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在1990年和1991年成立,这对于审计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注册会计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后,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建立
随着事务所的发展,原先挂靠的方式越来越不适应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1998年,在财政部的领导下,事务所开始实现了脱钩改制,这在极大程度上推进了会计事务所的发展。
(三)做大做强阶段
进入20世纪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随着WT0的加入,国际化发展越来越重要,这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注协做大做强战略的指导下,国内许多大型事务所开始合并整合并逐渐走向国际,在设立境外执业机构、开拓境外业务等方面也取得初步成果。
(四)合并浪潮阶段
渐渐,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国内事务所的发展,并提出了“强强联合”的口号。2006年、2009年、201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及国务院相继发布了针对国内事务所合并的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出了国内事务所要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并对事务所合并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加大了监察的力度。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事务所的发展,很多大型事务所都开始走向了合并之路。据中注协的数据显示,于2009年至2010年,年收入超过3亿元人民币的国内事务所由原先的5家不到上升至10余家,这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国内事务所在审计市场已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