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3)

1.目的不单纯的财务报表 公司在进行资产重组一般目的都是希望可以获得更好的效益。据财务部规定,重组活动要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上市公司召开股东


1.目的不单纯的财务报表

   公司在进行资产重组一般目的都是希望可以获得更好的效益。据财务部规定,重组活动要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必须提前一个月发布通知,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在进行资产重组过程中在当年就要体现利润,就要在11月月末以召开股东大会并且进行发布,也因此在每年的11月份都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集中地时期。有的上市公司利用不良资源与股东换取优质资源,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倒手公司来获取差额。有的体现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占据很大比重并且影响着市场上重组的环境。

2.目的不单纯的保“资格”重组

有关规定,公司在连续3年以上亏损的情况下,认定财务状况异常,要对其进项特别处理。近年来我们国家的亏损企业日益增加,使得接受特别处理的企业也随之增加,一些公司为了避免被处理,而展开了保“资格”战争。这些被处理公司也就日益成为了公司资产重组的主要对象。根据有关规则,财务表报的当期收益是包括债务重组的,很多公司都是通过这样的方法达到自己保证配股的目的。

   (二)资产重组研究现状

   在国外,资产重组主要是并购,所以他们研究也主要是这一方面的。我们首先看一下国外的的研究结果和并购案例。1.西方国家对于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理论

(1)管理协同效应

这一理论认为,收购公司比被收购公司的管理更有效率,管理者也一样,被收购公司就有可能提高效率到收购公司的水平,整体的效率也随之提高。而具有相似业务的公司是最有可能成为收购者的公司。这一理论奠基了横向并购。

(2)经营协同效应

这一概念是说因为范围经济、规模经济或者经济上互补,使几个公司合并为一家公司,造成了增大收益或者减少成本的情况。这一理论的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合并的公司中确实存在着规模经济,并且在兼并之前并没有达到其水平。在横向或者纵向的兼并中都可能存在经营协同效应。

(3)财务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认为有些企业具有很好的资金,但是缺少投资机会,这样的企业在与具有好的投资机会而没有内部资金的企业兼并时,会显得比较有利。这一理论所包含的一项内容就是被收购企业资本成本高而收购企业资本成本低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降低成本。这一效应在混合兼并中得以很好体现,在混合兼并中,被收购企业投资资金成本下降。

2.西方国家对于企业并购市场效应的研究理论

(1)价值低估

这一理论认为,并购的内在动机是股价低于合并后公司的实际价格。有两个原因可以造成这一现象,第一个是公司的潜力没有被充分的利用以及没有好好的管理,第二个是收购方会得到一些消息,对股票的价格有了一个高于市场的估计。另一方面就是价值低估理论体现的重置成本与市场价值的差距。

(2)信息与信号理论

这是一种假说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就算最后收购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收购活动没有实现,但是在其过程中目标企业的股票价值也是会做出新的价值评估。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发现,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涉及的十分广泛,有很多种解释去解释其原因,并且在有些地方还没有一个能被广泛认证的结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较多是实证研究,并且集中在股价变动法和财务分析法。

   再来看看国内对于资产重组的研究,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公司会去选择资产重组,所以对资产重组的研究也越来越热。但是总体来说,很多研究都是根据个案来做描述或评估,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在重组前后进行对比,把焦点都放在了重组前后业绩变化,而很少从在市场上的反映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