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国的城市棚户区 城市棚户区一般指“城市中简易房屋和棚厦房屋集中区,即城市中结构简陋(基础设施不完善、房屋设计不合理),抗灾性差(防火
一 我国的城市棚户区
城市棚户区一般指“城市中简易房屋和棚厦房屋集中区,即城市中结构简陋(基础设施不完善、房屋设计不合理),抗灾性差(防火灾、防水灾、防风、抗震性差),居住拥挤(几代同住或者许多人和住在一间房里),功能差(水、电、暖气等不完善造成夏热冬冷),居住环境差(绿化差、道路差、无公共活动场地、垃圾随处可见),区域内居民整体素质差(居民之间矛盾多,无法和睦相处),教育资源缺乏,居民生活不便的区域。”
(一)我国城市棚户区的分类
我国的“城市棚户区”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有所区别。我国的城市棚户区没有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问题严重,但也比不上发达国家改建后的贫民窟,而且成因也不相同。国外的贫民窟大多是由于国家没有制定严格的户籍限制制度来限制农民进入城市,导致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进入城市的农民大多没有稳定工作而且贫穷,因此为了在城市生存,贫民便在城郊和城市道路两旁搭建简易住房,久而久之形成了贫民窟。我国与国外不同,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来管理和限制农民进入城市,即使是在城市周边及城郊也是不允许农民随便搭建房屋的,必须要得到政府的批准。我国的城市棚户区是由于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没有解决好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导致贫困家庭一直生活在脏乱差的住宅区,这种不适宜于居民生活的住宅区就形成了我国的城市棚户区。因此,我国的城市棚户区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产物,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1.城中村以及旧城
城中村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区域扩向农村占用了农村的土地形成的。城市向农村扩建过程中,原有的农村村落演变为城市居民区,而农村村民也转变为城市居民。但由于在改建过程中政府存在非健康的城市建设方针和发展思路,导致其结构简陋,环境脏乱差,随着历史的发展被遗忘。旧城的形成则是由于原先的城区以及存在大量居民,改建的成本巨大,需耗费大量而人力物力和财力,房地产企业不愿参与改造,政府财力不足导致旧城无法改造。随着时间的推移,旧城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都越来越差,已经不适宜于现代居民居住。
2.工矿棚户区
工矿棚户区。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大量工业企业聚集区招募了大批劳动力进驻工厂和工地,但是因为初期硬件设施跟不上,从而临时在施工区搭建简易的住所。因此劳动力过多聚集成片的区域就称之为工矿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是工业企业发展不完善的产物,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完善,工矿区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工矿棚户区也会随之消失。现如今由于大量中小企业的兴起以及工厂的兴起,又出现了许多类似于工矿棚户区的住宅区,但相比于工矿棚户区各种硬件以及软件设施都要好很多。
3.低收入劳动群体聚集区
这是近年来才新出现的一种区域。这一群体包括了农名工,刚毕业或毕业后工作不稳定的大学生群体,还有蓝领白领群体。他们共同的特征是工资普遍比较低,选择了在大城市或发展潜力大的城市进行打拼。面对高昂的房价无能为力,只能选择租房居住,但是在城市中心及周边的房租也普遍很高,无法承担,只能选择在城市边缘地区租住廉价的房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群体租住区。有些甚至是好几人合租在一间房,每人一个床铺,生活极其不便。没有独立卫生间,只能用公用卫生间,以及缺少基础的生活设施。而且每天还要挤公交挤地铁去距离很远的地方上班,这样让这一聚集区的居民身心都很疲惫,同时也给交通和环境造成很大不利影响。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和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