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清单 表序号表名称页码 表2-1正常细胞不同时间的电泳率10 表3-1不同程度糖尿病患者的血红细胞的电泳率12 表4-1Fe¬3O4磁纳米粒子与血红细胞的混合溶液在
表清单
表序号 表名称 页码
表2-1 正常细胞不同时间的电泳率 10
表3-1 不同程度糖尿病患者的血红细胞的电泳率 12
表4-1 Fe¬3O4磁纳米粒子与血红细胞的混合溶液在磁场作用下的电泳率 13
表4-2 不同磁场大小与不同作用时间下Fe3O4纳米粒子与血红细胞的混合溶液的电泳率 15
表4-3 不同磁场大小与不同作用时间下Fe3O4纳米粒子与血红细胞的混合溶液的电泳率平均 16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细胞的结构、功能与表面特征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不一样的变化,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研究在不同情况下的细胞的结构、功能与表面特征。而在科研的道路上,结构与功能已经被多数研究出来,只有细胞的表面特征领域涉及不多。细胞膜的构成成分有:50%的脂类、40%的蛋白质与10%的糖类,虽然细胞膜看上去十分的薄,但是它具有很强的伸展性,所以不易被破坏。在人体进行不同的生理活动时,细胞膜的膜与膜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物质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功能的分化。血红细胞膜电泳率不但是生理状态下其结构功能参数是否正常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改变其他结构功能参数的重要切入点。在最近的几年中,科学家们发现:在细胞进行分裂或者是表现其功能时,细胞膜的电泳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的发现,致使更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近年内,使用电泳测量细胞膜电泳率的技术日益成熟,也加快了学者们多这方面的研究步伐。本文提出将电泳技术和光镊技术相结合算出电泳率, 研究不同的血红细胞,比如储蓄时间、患病程度与纳米粒子,对血红细胞的电泳率的影响。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于发展趋势
光镊于1986年被首次创造出实物,经历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微测量的技术、物理学等领域,是一项非常实用方便的新型科研工具。光镊的发明成功使得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从被动的观察变成了主观的意识操控。
其中在医学领域中,细胞膜电泳率的测量也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学者对细胞的电泳率的研究日益增加[1-9]。医学领域的科研人员认为,在细胞膜的电泳率发生改变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也会随之产生很大的变化[1-3]。他们认为只有提前的实验,比对出各种病变的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电荷区别[6-99],才能够在对疾病的及时发现与治疗结果的确诊提供有力直接的证据。
总所周知,细胞膜属于在生物领域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更是有生物学家提出对比电泳率来庞端细胞的生理状态[10]。还有科研人员通过细胞在电泳池中的运动时间来区别细胞的老化程度[11-12],进而研究是否不同活性的细胞所带的电泳率量不同。细胞膜几乎参与了细胞一切的生理活动,而细胞的电泳率作为至关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引起了众多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细胞的电泳率在各个科研领域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它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并且在生物学、医学以及物理学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3-19]。
测量细胞的电泳率的常用方法是细胞电泳或者是化学滴定方法[7]。细胞电泳电泳因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所以不利于对其进行长时间观测。但是只要在几分钟内找到需要的细胞或者是在细胞快电解死掉后更换新鲜的血红细胞,还是很方便测量的。
当今时代是纳米科技的时代,在流行病史中,人们发现很多的流行传染性疾病都是由于吸入了微小颗粒从而导致了呼吸道传染,加重了患者的病情[10-12]。所以纳米粒子对人体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Fe3O4纳米粒子等材料对细胞是否具有毒性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