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46年,吐蕃王朝已经内乱不停,而且最后一位赞普被人刺死,为争夺政权,更加激发了内部的矛盾,随后平民和奴隶起义。 到了13世纪,封建农奴制度
公元846年,吐蕃王朝已经内乱不停,而且最后一位赞普被人刺死,为争夺政权,更加激发了内部的矛盾,随后平民和奴隶起义。 到了13世纪,封建农奴制度已经在西藏完全的确立了,结束了数百年来的战争内乱。在这一时期,元朝统一中国,将西藏纳入中国的版图,在西藏设立了宣政院。随后,有了宗喀巴实行宗教改革。从此,西藏传统文化进入一个完整的时期,有着自己民族的宗教思想、文化、手工艺术等等。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东方文化跨入新纪元。1961年西藏和平解放,开始民主改革,西藏文化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1.2 西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说起西藏传统文化,人们自然联想到的就是西藏宗教文化。我们说宗教固然是西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但是西藏传统文化并不是只有这一朵鲜花盛开,西藏传统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如果,要确切的说出到底又有哪些,大致的能分为三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具备完善的制度文化。
从物质文明来讲,从西藏物质文化遗产来看,千百年保留下来的寺院经堂和宫殿建筑,还有在西藏各个地区发现的古遗迹、遗址等,无疑是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西藏地区有1700多座寺庙宗教包括佛教、本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这些宗教都有自己的教堂和有形文化遗产。藏传佛教作为西藏最有特色的,很大一部分寺庙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收藏着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在建筑或者寺庙当中人们所熟悉的有,屹立于红山上雄伟的布达拉宫,公元7世纪开始建造并且依然存在于拉萨市古城中的,举世闻名的大昭寺,西藏最早的正规寺院山南扎囊县的桑耶寺等等,以及西藏人民所住的民居,还有寺院的壁画、唐卡、与岩画都是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审美心理而不断改善和发展,凝结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和感情。
西藏的灿烂文明中精神文化有着自己的特色,也创造了辉煌的精神文明,例如藏语文、文学传记、历史典籍、宗教哲学、藏医学、天文历算、工艺技术等,都构成了早起西藏文明的框架。但后来随着西藏被人们所熟知,也使人们对西藏精神文化的观念停留在宗教或者说是藏传佛教。人们没有在更深的地方了解西藏或者西藏精神文化,因此普遍的把藏传佛教当成是西藏的精神文明。西藏精神文化是丰富的,宗教文化是西藏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组成了西藏独具特色的精神文明。
说起制度文化,它也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的。在吐蕃王朝时期,实行的是赞普王权管理体制。元朝时期被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下,西藏的基本制度是内地中央王朝制度的地方化形式。公元1751年七世达赖喇嘛获得清王朝的支持在拉萨建立甘丹颇章政府,由达赖喇嘛直接掌管地方政教事务,标志着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最后形成。在政教合一制度下,严重的干涉到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宗教干预政治已经达到最大的程度。最后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经过民主改革,推翻了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旧西藏的制度已经不复存在,虽然此制度算不上优秀的文化,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某一时期,它确实给西藏带来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