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文,在《桃花源记》里陶渊明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世外桃源,这里平和,这里乐观,这里与世无争,人与人
3.《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文,在《桃花源记》里陶渊明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世外桃源,这里平和,这里乐观,这里与世无争,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互帮互助、怡然自乐的一个和谐美好的画面。这里是陶渊明精神想象的和谐社会,是他向往的社会,是陶渊明对自己所处的黑暗社会的最大的讽刺和不满的表现。陶渊明用现实中有血有肉的生灵描绘出那么和谐美好的画面,而不是玄而又玄的神仙鬼怪的形象,陶渊明没有用当时引领文学潮流的玄学之风而是用质朴的语言,闲适的情怀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面,这是当时的文学创举,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巨力。在陶渊明描绘的画面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作品来源于他的生活,他那么亲力亲为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的美好愿望,以及那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是他创作这篇优美散文的关键。
(三)传记性散文
转记性散文一般分为三类:一、史书里记载的人物传记,二、史书之外文人学者所撰写的散篇传记,三、用传记体虚构的人物故事[8]。陶渊明的传记性散文属于第二种,比如《五柳先生传》它就是诗人自己的散篇传记,陶渊明用质朴的语言,简单明了的刻画出一个安贫乐道的,积极向上,生活闲适淡泊的形象。陶渊明通篇没有记录自己生平的事迹,而是在描写、刻画自己如同菊花一样的淡泊品格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在当时是一大创举,为文学的进步做出来巨大的贡献。这一创举引起了后世许多文人墨客的跟风模仿。所以陶渊明的传记性散文,语言简单明了,人物刻画生动形象,品格描写尤为突出,布局新颖,独树一帜。
(四)赞述文
赞述文有用赞充实前文的,有用赞总结前文的,还有通篇都是赞文,但有带序文。陶渊明的赞述文之所不同的是,陶渊明的赞是直接用来总结赞美历史人物的,比如《扇上画赞》、《感士不遇赋》都是对归隐的八位隐士生平事迹的概述和赞美,这是陶渊明的有感而发,表露出陶渊明对八位隐士的神往,在赞美他们的同时也在赞美自己。又因为陶渊明的赞述文所用手法简单明了,对仗工整,朗朗上口,他对后世的对子、联句等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