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买庄村春节习俗的人类学考察(2)

买庄村基本情况统计表 姓氏户数营生主要农作物主要经济作物 张30务农、 外出打工小麦、 玉米怀菊花、 怀山药 赵28 晁17 任10 其他17 总计102 二、买庄村春


买庄村基本情况统计表

姓氏 户数 营生 主要农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

张 30 务农、

外出打工 小麦、

玉米 怀菊花、

怀山药

赵 28

晁 17

任 10

其他 17

总计 102

二、买庄村春节习俗的基本流程及主要内容

(一)基本流程

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各类节庆活动却并不止于这一天。从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辞旧迎新,至除夕和大年初一达到高潮,欢庆活动一般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结束,可谓是中国人的新年“嘉年华”。

(二)主要内容

“小年”,在民间又称“祭灶”,具体时间是阴历的腊月二十三,民间传说在这一天“老灶爷”和“财神爷”要离开人间到天庭去汇报人间在这一年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以及家里的钱财收入,为了让这两位神仙在汇报时给自己多说说好话,以求平安多福,人们在这一天祭祀“老灶爷”和“财神爷”,贡品一般为自家制作的包有“红糖馅儿”的烧饼(又称为“火烧”)23个,条件好点的家庭还会摆上水果以示“孝敬”。民间有俗语这样说来“二十三日上天去,大年初一五更来”,“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便体现出了“灶爷”和“财神”被神化后而存在的意义。

“小年”过后,便正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人们便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过年的年货,一直到除夕的前一天。人们在这五六天的时间里首先是要准备足够家里吃十天到十五天的主食,包括肉包子、豆沙包、大红枣馍和肉丸子,主要原因是在过年期间不用再兴师动众做主食。之后要着手准备过年吃的肉和各类瓜果蔬菜。一切准备好后,在除夕的前一两天便开始打扫屋子,其寓意一方面是将这一年里所有的晦气、霉运、灾祸和疾病统统在年底扫除以迎接新的一年;另一个方面则是在春节的前几天习惯上要保留家里的垃圾,不能做大扫除,以免将新一年的好运扫走。

“除夕”俗语中又称“大年二十九”或“大年三十”,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大年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在这一天晚上“除旧迎新”,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所以在这一天的活动主要围绕“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来进行。其间的活动有:贴春联,包括对联和门神,时间一般在午后,家家户户清除掉旧的春联,糊上浆糊贴上新的春联,此外还有个说法即新粘贴上的春联在除夕和大年初一这两天不能被风吹落,否则这一家就得不到好运和富贵,所以家家户户都将对联和门神张贴的十分牢固;挂大红灯笼,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这一天都要取下旧灯笼换上新灯笼,预示着新的一年如这灯笼般红红火火;到祖先墓前祭奠,这一天的下午父亲带着家中的孩子到祖先的坟墓前摆上水果祭品,插上四柱香,再燃放一挂鞭炮,以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煮好的饺子(本地人又俗称“扁食”),因为包白面饺子时一种形状像银元宝一种又像条条小鱼,一盘盘端上桌子既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又象征着“年年有余”,同时,在包子饺子时,在其中一个放入红枣,谁先吃着就预示着这个人在新的一年多福多贵。一家人热热闹闹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俗称“守岁”。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这天早晨,开门大吉,迎接“灶爷”,先放鞭炮,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寓意“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初一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到亲朋好友和邻居家中祝贺新春,俗称拜年。大年初一早晨忌动刀、动扫把和打碎东西,俗传动刀、动扫把会破财、扫走运气,招致霉运。要在除夕的晚上就要打扫好屋子,将第二天早上的菜用刀切好。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往里扫。这一天是个大团圆的日子,外出打工的人都要赶在这一天前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因此,它又被赋予了团圆美满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