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家》中觉新的人物形象(3)

(二)婚姻上的顺从 在自己的爱情婚姻上,他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觉新与梅表妹钱梅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对梅十分中意,梅也能够了解他,安慰


(二)婚姻上的顺从

在自己的爱情婚姻上,他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觉新与梅表妹钱梅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对梅十分中意,梅也能够了解他,安慰他确实是一对热恋的情人,“家”里人也希望梅做大少奶奶。可是当他的父亲用抓阄的办法决定了他娶李家小姐瑞珏,他先是觉得太突然,继而“不做声”,“只是点头”,不仅一句反抗的话没有,连反抗的思想也没有。但是,娶不到中意的姑娘对他无疑是个沉重打击,他关上房门,蒙头痛哭,为自己痛哭,为着所爱的梅痛哭。幸好这个陌生的李家小姐是个温柔贤淑的妻子,觉新陶醉了,周围的人又一次投来羡慕的眼光,可是命运偏偏捉弄他,那个曾经热恋的少女梅出嫁一年就守寡,又回到省城陪着顽固的母亲过着尼姑庵式的生活。觉新旧情勾起,内疚,痛悔。他不能不想梅,又不能多想梅。想爱却不能爱,深刻的同情又使他丢不开,这就使他在感情的深处真挚地爱。因而在花园相见有给梅揩泪的忘情之举,对妻子瑞珏,他也有深厚的感情,该爱也确实爱。但他也无法尽全部感情去爱,不得不从妻子那里分出一部分爱情给梅。这种矛盾在第三十二章中有一绝好的描写:觉新得知梅芬去世的消息后,辞别妻子走出房门,吐了一口又甜又腥的糊腻的红红的痰,“他把手压在胸口上,正打算走回房去。但是马上又改变了主意。他不做声,默默地用脚把一口痰拭去,勉强支撑着,继续往前走。”则体现了他对瑞珏的爱与体贴。这几口痰是为梅芬而吐,但主意的改变,默默的拭去这一“吐”以“拭”之中饱含了觉新无限的凄楚和辛酸。随着想爱不能爱的梅芬默默而亡,该爱也确实爱的瑞珏也成了“不祥的鬼”觉新连同他所爱是两个女人一齐成了封建制度的殉葬品。

我认为觉新性格上的弱点之一,他软弱妥协,忠厚善良,在忠厚善良之中,存在着懦弱妥协。在懦弱妥协之中,又显出他善良的心灵。而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处在封建大家族日趋崩溃,民主蓬勃发展这样一个时代,以及他所信奉的人生哲学,这就是说,他们矛盾是典型环境的必然之物。

觉新的形象还告诉我们,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折中之路是不可能的,妥协屈服更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奋起抗争才有光明的前途,在现实生活中,觉新的模特儿——作者的大哥自杀了。在《家》中,作者让觉新继续生活下去,重在表现他思想搏斗和转化,并预示他有了进一步觉醒的可能性,既写出了特定时代和环境中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真实性,又没有机械地照抄生活,从而使觉新的形象高度典型化,揭示了新的历史潮流的不可抵抗的力量,显现了作家的进步立场和世界观。

三、觉新的反抗

作者把觉新放在变化着的历史背景、家庭环境和人物地位中,全面的,充分的展现其复杂的思想和矛盾的性格,完整,真实的写出了觉新反抗性格发展的全过程。值得提出的是,在描写觉新的反抗性格时,循着人物思想的发展情节的展开,清晰的写出了觉新从本能的、消极的反抗到自觉的、有策略的发展脉络。更值得指出的是,在觉新进入自觉的反抗阶段后,作者准确的写出了觉新的反抗,这在封建家族制度的清雅和激进的反抗力量的挤压下,用一种被扭曲了的形式———,“不抵抗主义”——表现出来的。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如果说作家对高老太爷、克明、觉慧的性格展示,是一个“平面”的话,那么,我认为对觉新性格的展示,则是“立体”的。

贯穿《家》的是封建家族内部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斗争和社会政治斗争在高家表现出来的新旧势力的斗争。这两种斗争交错出现和发展,表现出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这就决定了觉新悲惨的前途和命运。对于觉新来说,他们的悲剧不仅在于出身在封建家庭,还在于处在两种斗争的漩涡之中。在他早年的生活中,当他还是个充满幻想的青年学生时,就受到了精神上难以承受的打击。同时,由于他所受的社会家庭环境,使他在打击面前呈现出本能的消极反抗的精神状态,这是他早期萌发的反抗意识的特征,是他特定的反抗性格形成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