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老子说过:“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李白在为官过程中的“求”与“舍”,是对老子道教哲学思想精髓的应用,将“无为”的哲学思想十分
道家老子说过:“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李白在为官过程中的“求”与“舍”,是对老子道教哲学思想精髓的应用,将“无为”的哲学思想十分紧密的融合与“无不为”的政治思之中。他的一生之中,始终把“功成身退”作为一个永不改变的生活准则。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道:“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主、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2]。他的一生无论隐居江湖抑或入朝为官,这条生活准则从未改变。由此可见李白通晓道家哲学思想的巧妙。因此,无论是官途的侘傺,还是生活的挫折,他都能笑傲江湖,豁达浪漫,表现出风度翩翩的真人气概。
(二)李白向往自由的个性特征
纵览李白的一生,岁岁年年在外游历,从巍峨的川蜀之地开始,周游湘岭,而后建功于长安,转而巡礼鲁中,最终客死江南,在游旅途中结束了一生。李白热爱游历、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确似“仙人”般的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