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横吹曲辞研究(2)

(一)横吹曲辞的发展 1.横吹曲在汉代统一于鼓吹乐 汉代设有鼓吹署,而鼓吹署主要业务职能分为了两个部分,一是汉代的鼓角横吹,一是短箫铙歌,而


(一)横吹曲辞的发展

1.横吹曲在汉代统一于鼓吹乐

汉代设有鼓吹署,而鼓吹署主要业务职能分为了两个部分,一是汉代的鼓角横吹,一是短箫铙歌,而横吹曲的另一个名称就是短箫铙歌,因此横吹曲在汉代是属于鼓吹乐的,也就是北狄乐。除此之外《宋书·乐志》、《古今注》中也曾提到过短箫铙歌统一于鼓吹曲中。  

在汉代,鼓吹乐的主要是军中用来提升士气的军乐,是行军征战中的战歌,大多数的横吹曲是由北方民族的音乐改造而成的,而随着南北交流的不断增加,鼓吹乐开始进入中原地区,当时的鼓吹乐本身包含了横吹的成分,南北音乐文化的冲击和交流促进了鼓吹乐的发展,这也就注定了横吹曲将要从鼓吹乐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新型的乐种。

2.横吹曲于东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分离独立

魏晋时期是一个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而横吹曲也就在这个时期开始独立发展起来。音乐文化能够在魏晋时期快速发展,首要的一个前提是拥有相对平稳的社会环境,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横吹曲就受到了当时文人的接受和欢迎。此外,由于横吹曲对于中原地区的百姓来说是相当新颖的,这也使横吹曲在民间开始传播。如此特别的横吹曲能够受到文人和百姓的喜爱,自然就有人开始了这种乐曲的创作,并且创作的数量也是相当大的。在《乐府诗集》中,南北朝时期的横吹曲作品就有170多首,其中有100多首边塞乐府诗是南朝梁陈诗人所作。梁代为55首,陈代63首。

横吹曲不仅仅活跃于当时的文坛之中,同时也受到了达官贵人的关注,和平时期的帝王将相在很大的程度上注重于享乐,而流行于贵族间的南方民歌已经无法满足贵族的心理需求。南方民歌的特点是温婉柔顺,横吹曲则充满了一股阳刚之气,正是这独特的气质,让横吹曲走进了帝王将相的生活中,使他们在夜夜笙歌中多了一份豪迈悲壮之感。由于当时的文人主要进行横吹曲的创作,因此横吹曲在这个时期飞速的发展起来,逐渐的走向繁荣。

3.横吹曲发展改变于隋唐时期

在隋唐时期,横吹曲开始发生极大的变化,在《乐府诗集》中同样有着具体的描写。从隋朝开始,横吹曲加入到鼓吹部中,而鼓吹部的主要职能是“供大驾于皇太子、王公等”的出行仪式,主要的功用是“夜警晨严”,这就说明鼓吹乐已经从军乐成为了帝王将相表现威严的装饰品以及娱乐之用。隋唐时期是一个关键的分界线,在这之前,横吹曲繁荣发展,在这之后,横吹曲也就逐渐的小众化。

横吹曲辞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才从鼓吹乐中分离出来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歌曲艺术,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横吹曲辞有过繁荣也有过衰败,也曾在不同的年代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但是歌曲文化艺术作为一种永恒的艺术,并且流传至今,这充分说明了它在文化艺术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横吹曲辞的影响

横吹曲辞在历史中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中显露出其不同的风格,为当代、后代文学家的诗曲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1.横吹曲辞提供了文献学的研究内容

横吹曲辞是中国文学史的上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关它的研究也是数量繁多,并且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其中,横吹曲辞的内容在诸多的文献中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就让研究者们在这些文献中发现其所具有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