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5校园足球开展家长支持程度情况 家长的支持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校园足球能否顺利开展。家长对高中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支持程度一般,家长的态
2. 5校园足球开展家长支持程度情况
家长的支持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校园足球能否顺利开展。家长对高中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支持程度一般,家长的态度对高中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冷嘉彬在2012年《河北省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中问卷反馈得出明确反对子女参加足球运动家长人数的 808 人,约占有效问卷的 22.99%。原因主要是学生参与足球运动常常会消耗其大量能量,导致其精力分散;足球训练或比赛会占用孩子大量业余时间,可能会对学生学习成绩造成影响;足球活动提倡身体接触,激烈的运动状态增大了学生受伤的风险;足球人才培养周期长,训练效果的显现需要大量练习积累等种种问题都是学生家长不愿自身子女参与其中的缘由。 [ ]
.2.6校园足球开展学生兴趣情况
学生兴趣,是激发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大力推动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至关重要。寇蕴于2016年在《校园足球背景下小学生足球学习兴趣培养的行动研究》中通过对小学生对足球兴趣进行干预,对比分析行动研究组和对照组,得出行动研究组的足球基本技术进步幅度远远大于对照组,提到足球学习的兴趣在对小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上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兴趣的产生源自于“需求”的取向,在足球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是提高足球教学质量、推动小学校园足球更好开展的切入点。[ ]
3校园足球发展对策研究
截止目前以发表众多相关校园足球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包括田冬梅在2017年《校园足球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中提出学校校园足球的发展,应处理好课余训练与日常文化课学习的关系,首先,要以文化课的学习为基础,通过积累各科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同时应对各类考试,为课余训练提供稳定的保障。其次,通过日常文化课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进而为课余训练提供积极的智力支持,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学习足球技术动作和开展练习;第三,课余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放松学生心情,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增强自身体质,为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减轻家长担心自己子女成绩下降所带来的顾虑,改变家长的传统观念。 [ ]
杨小东于2017年在《中小学校园足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中表示,提高足球老师的综合能力、丰富足球课堂的内容,是发展校园足球的有效对策。足球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使用探讨法、演示法或是案例法,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播放、讨论、点评经典的足球比赛提升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与热情。[ ]
李晓波2014年在《太原市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终提出教练员要学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训练理念。要熟悉掌握小学生现年龄阶段旳身心特点,以及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方法和比赛安排上做好充分的预想和计划。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身心变化,认真记录,做好总结分析,不断改进训练方式方法。在学习和训练当中,保证小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心理不断成熟。[ ]
王未于2012年在《四川省泸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提出足球教师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各学校的足球教学和训练水平。针对现在缺乏足球专业教师和现有足球教师业务水平不足这一现实情况。首先,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学校引进专业足球教师的相关特别政策,吸引足球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补充到各学校的足球教师队伍中去。其次,就现有的足球教师而言,主管部门应当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原则。积极的引导足球教师树立自我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更好的为足球教学工作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