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中学开展体育拓展性课程现状与对策研究(2)

但是体育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这种现象。杭州市西湖区许多中学都开展了体育拓展性课程,如嘉绿苑中学,学军中学等。这些拓展课程不同于传


但是体育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这种现象。杭州市西湖区许多中学都开展了体育拓展性课程,如嘉绿苑中学,学军中学等。这些拓展课程不同于传统的中学体育课堂项目,增加了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跆拳道、棒球等课程。体育拓展课程的开展灵活性比较大,不拘泥于场地、器材的限制,并且也改变了传统体育项目枯燥乏味的特点和学生对体育课就是简单的跑跑跳跳的错误理解和厌恶情绪,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拓展课程作为一项综合性训练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能、 而且在让学生在认识自身潜能的同时,不仅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还能克服心理惰性和磨练他们战胜困难的毅力,同时还能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项团队训练课程,拓展训练能改善人际关系,让学生更融洽地与群体合作,提高个人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作为一项社会体验式课程,不仅能增加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凝聚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直接的体验到面临困难和解决困难后的成就感。

因此本文通过对嘉绿苑中学、学军中学的体育拓展性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西湖区中学开展体育拓展性课程对中学生的影响与存在的问题,得出解决的方法与发展策略。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杭州市西湖区嘉绿苑中学、学军中学为研究对象,以两个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教师、学校领导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充分利用图书资料、电子文献检索系统和网络资源,搜集关于嘉绿苑中学、学军中学体育拓展性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西湖区中学开展体育拓展课现状,为研究课题提供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总共向杭州市西湖区嘉绿苑中学、学军中学的学生发放问卷250份,实际回收 246 份,回收率 98.4%。其中有效问卷 238 份,有效率 95.2 %。

2.2.3 访谈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就相关问题走访杭州市西湖区嘉绿苑中学及学军中学,与部分体育教师、校内领导、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交流与访谈,了解西湖区中学开展体育拓展性课程现状。对比各学校体育拓展性课程的建设、管理和指导方针,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

2.2.4 数理统计法

在研究过程中,把采集的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相关问题并进行研究,为论文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2.5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和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资料和问卷的结果,分析、归纳总结出杭州市西湖区中学开展体育拓展性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相关概念界定

体育拓展性课程的概念

体育拓展性课程:在学校统一规定的拓展活动课时间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发展,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加强学生作为团体分子的协作能力和在各种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开展的体育类活动性课程。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跆拳道、棒球等相关体育课程。

3.2杭州市西湖区中学开展体育拓展性课程的现状

3.2.1杭州市西湖区中学开展体育拓展性课程的场地与设施

对体育拓展性课程的场地与设施进行调查,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体育拓展课开展现状如何。体育教学场地、设施是体育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环境,且对体育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优良的教学场地、设备,能够促进科学教学的实践,并能影响教师、学生们的参与等。通过调查,如(表1)所示,嘉绿苑中学及学军中学开设体育拓展性课程的场地资源有限,许多体育拓展项目都在同一个场地进行,并且公用场地都有球类项目,不稳定性大,若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部分,课程场地就只能从室外转移到室内,更是加剧了场地资源紧张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