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种处理:浸种时分三个组,使用一定量的蒸馏水浸种的对照组,使用一定量的浓度为1.0mmol/LSpd溶液浸种,以及用一定量0.5mmol/L的合成抑制剂浸种的两个实
浸种处理:浸种时分三个组,使用一定量的蒸馏水浸种的对照组,使用一定量的浓度为1.0mmol/LSpd溶液浸种,以及用一定量0.5mmol/L的合成抑制剂浸种的两个实验组。每组取400粒左右消毒过的小麦种子把它们置于直径20厘米的大型培养皿中,在20℃环境下浸种,时间为20个小时。
幼苗培养:浸种处理完成后,即可开始培养小麦幼苗。挑选颗粒均匀,而且饱满、没有病虫害的种子种在铺有三层滤纸的培养皿(直径20cm)中,每皿100粒。具体处理如下:
对照组(CK):分别均匀播种100粒用蒸馏水浸种的小麦种子,用蒸馏水培养,浸没种子2/3即可。
亚精胺处理组(Spd):0分别均匀播种100粒用亚精胺浸种的小麦种子,使用1.0mmol/L的Spd溶液进行培养,浸没小麦种子2/3即可。
合成抑制剂处理组(MGBG):0分别均匀播种100粒用合成抑制剂浸种的小麦种子,用浓度0.5mmol/L的合成抑制剂溶液培养,浸没种子2/3即可。
待幼苗长至两叶时分别用含有相应物质的Hoagland营养液培养,培养5天后取样检测指标。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1.3.1小麦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发芽率(%)=(规定时间内正常发芽的种子总数目/测试种子总数)×100
,计算小麦种子发芽率的规定时间是7天。
1.3.2小麦种子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测定萌发过程中小麦种子内α-淀粉酶活力参照刘萍等的方法[5],第一步制备α-淀粉酶液,取1克小麦种子样品于研钵中,加5mL0.1mol/L研磨缓冲液,仔细研磨,直至研磨液均匀,倒入试管中,再取5mL 0.1mol/L研磨缓冲液清洗研钵,并把液体倒进试管。70℃恒温水浴20分钟,期间不断的摇动试管。水浴完成,取出并冷却,4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并用0.1mol/L研磨缓冲液定容至10mL,此溶液即为α-淀粉酶制剂。第二步水解反应,向1号和2号试管中分别加入酶制剂、1mg / mL淀粉溶液、0.01mol/L反应缓冲液各1mL,震荡使溶液均匀,1号试管直接转入100℃水浴中水浴15分钟,结束水解反应;2号试管先37℃中恒温水浴5分钟,然后再转入100℃水浴中终止反应。第三步测量α-淀粉酶活力,分别从1号、2号试管中取0.3毫升溶液于一号、二号试管中,分别加1mL显色剂(I2-KI溶液)、3毫升蒸馏水,充分震荡摇匀后,用分光光度计(波长620nm)测吸光度,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