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会薪酬制度激励作用任务书(2)

第五阶段:自2016年6月12日(第八学期第17周)起至2016年6月25日(第八学期第18周)止:资料归档、总结。 四、主要参考资料(包括书刊名称、出版年月等


第五阶段:自2016年6月12日(第八学期第17周)起至2016年6月25日(第八学期第18周)止:资料归档、总结。

四、主要参考资料(包括书刊名称、出版年月等):

[1] 亚当斯密. 国富论[M]. 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2] 谈坚. 浅谈企业薪酬管理[J]. 才智, 2008, 15:163-164. 

[3] 马涛,郑葵. 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的实例分析[J]. 商业经济,2010, 2010(6):98-99.

[4] 弗雷德里克· 泰勒. 科学管理原理[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5] 施华淼. 企业薪酬战略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D]. 浙江:浙江大学, 2002.

[6] 冯雅男. 培训与员工绩效分析与建议[J]. 现代管理科学, 2006, 14(5):30-32.

[7] 代霞. 社区工作人员绩效薪酬体系设计探讨[J]. 社科纵横, 2012, 27(12):69-70.

[8] 李凡, 房竣, 郭振中. 我国社区工作者绩效评估主体建构分析[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8(6):236-237.

[9] 李钢英. 企业培训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8(4):117-120.

[10] 关伟. 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误区及其完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2(3):20-22.

[11] 李长江,冯正强,王国顺. 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 2004, 16(3):57-60.

[12] 徐刚. 公务员薪酬激励的多维联动机制探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08,23(9):65-70.

[13] 单坚. 薪酬激励发展新趋势[J]. 科技创业月刊,2008, 9(7):99-100.

[14] 王惠英. 浅析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与薪酬激励[J]. 华东经济管理, 2007,21(4):124-125.

[15] 王晓欢. 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及绩效薪酬的研究述评[J]. 大东方, 2015, 13(10):4-5.

[16] 赫茨伯格.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7] 亚伯拉罕·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8] WE Encinosa Ii, M Gaynor, JB Rebitzer. The sociology of groups and the economics of incentives:Theory and evidence on compensation systems[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7,62(2):187-214.

[19] E Kelly, S Mcguinness, PJ O'Connell. Benchmarking,Social Partnership and Higher Remuneration:Wage Settling Institutions and the Public-Private Sector Wage Gap in Ireland[J].  Papers, 2008, 40(3):339-370.

[20] Remuneration calculating method, remuneration calculat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memory product[R]. US, 2002.

[21] The Social Function Basis:the Determining of Labor's Remune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R]. Studies on Marxism,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