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2)

1 信用与应收账款概述 1.1 信用与信用风险 1.1.1 信用 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连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在得


1 信用与应收账款概述

1.1 信用与信用风险

1.1.1 信用

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连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在得到或提供货物、服务后并不立即而是允诺在将来付给报酬的做法[1]。从经济角度来看,信用是指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2]。

信用的分类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方式是按主体划分,包含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这四部分。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包括两种形式:赊销和赊购[3]。商业信用的借贷双方都是企业,以商品资本为对象,属于直接信用。

银行信用是指以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3]。银行信用和产业资本变动不一致,属于间接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或地方政府为债权人的一种信用形式,或者说是政府的借贷活动[4]。国家信用具有安全性高,风险小,用途单一等特点。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或其他消费信用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5]。消费信用的特点包括期限长,风险性高等等。

企业间的信用主要是商业信用,指的是企业间的非现金交易,也就是赊销[6]。不能简单地认为赊销对象一定是商品,以建筑公司为例,在工程款尚未结清之前,公司赊销的内容应包括资金、材料和劳务。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信用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形式,它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履行诺言;二是履行能力。履行诺言是指买方自愿在一定限期内归还卖方部分资金,这是对买方道德品质的考验,而履行能力是指买方在一定限期内是否有充足资金归还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