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2)

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当代企业制度一定要从机构构成、成本运营、策划活动、利润分配等角度入手,建立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


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当代企业制度一定要从机构构成、成本运营、策划活动、利润分配等角度入手,建立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当代企业想要建立企业制度实现自我约束,一定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内控制度,形成高效的当代企业管理制度。另外,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决定层,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迅速把握信息,保证决定的正确性,利用管理控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严苛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的控制企业资金的流入与流出与流动物资的购销状况,从而确保资产的良好流通。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职责分工、完整的流程、严苛的审查程序、形式多样的监督措施来达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目达成[ ]。

依据现在的市场反应和投资者的态度,可以看出上市企业内控评价走过场的情况虽有所改善,但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内部控制和外界监察的经验点来调查在中国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改善过程中是否能起到作用。减少企业内部的评价状况系统的持续改善管理人员的收益管理行为,帮助避免金融欺诈的多发。在本稿中,希望从实证角度检验在我国的内控系统逐渐完善的这个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和外界监查的实际监视的作用。

(二) 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企业内部状况评价的理论角度来看,当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在传统管理的救济政策和系统修正基础上,依据公司具体的管理实施增加了企业策划的各个层次和阶段。当代企业制度下,不仅仅是内控系统的功能,还能检查会计信息的精度和可靠性,保证企业的资产的完好无损性和完全性,并可以检查策划方针和进行我的企业的业务效率。

2003年,田志刚,刘秋生从当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角度作出内部控制评价研究,并提出了将预算控制等办法融入会计信息系统系统的内部控制模式,从而加强了企业内部的评价状况能力。2008年,我国发行了《企业内部的评价状况基本规范》,这标示着我国企业内部状况评价系统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为如何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树友林(2008)从上市公司着手调研,深入探讨了上市公司目前内部的评价状况还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得出了完善公司内部的评价状况的同时,也要注重建立外界评价系统,通过有效的内外界评价约束机制真正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的结论。单玉花(2011)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在单位内部采纳自我约束、调整、评价和控制等一系列办法确保实现策划目标,阐明了创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刘园萍(2011)强调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的重要性。李荣锦,曾景伟(2013)基于外界视角,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标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及办法

本文将以《企业内部的评价状况基本规范》为参考,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内控模糊模型,依据实际情况,从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经营效率和效果和战略目标等角度进行具体的研究,总结出其内部控制的具体状况。结合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改进方案。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其评价思想基础

(一)上市公司的界定与特征

上市公司是指公司股本在5000万元以上,股价总额为1000元以上并且股东总人数不到1000人,公开发行超过总股票25%以上的营业超过三年并持续盈利,且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存在重大过失,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的股份公司。上市企业一定要先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依据《公司法》的规定,未通过国务院或者相关管理部门批准的股份公司不可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