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现阶段内部控制的实施和公司治理水平仍然不容乐观。中国航油事件、伊犁事件、三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现阶段内部控制的实施和公司治理水平仍然不容乐观。中国航油事件、伊犁事件、三鹿、爱尔眼科已责令改正等。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还存在许多问题。内部控制薄弱导致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损害了市场信心。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结合起来,但实际情况并不十分理想。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两者存在的关系和影响展开分析。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当前大多学者认为,能够起到有效降低企业风险的主要手段就是实施内部控制,内控体系的构建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假如企业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健全的风险管控体系,那么就能够对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展开有效控制。同时也很大程度提高了企业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能力,这样不但能让企业做好事前防御机制,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突发事件发生带来的各种风险。确保了财务报告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保障了企业资产以及相关者自身利益的安全性。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以审计委员会与董事会的视角来对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方面进行考察,从而为有效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和内控能力提出相关改善意见或办法。

2、  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制度的核心方面主要涉及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如何有效完善并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如何确保内控的实效性和全面性成为了当代企业常青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从近几年企业发展来看,公司治理失败的企业不在少数,从对公司治理缺陷的宏观角度看,大股东和高管的权利不能得到有效地遏制和平衡;以内部控制在实施漏洞的微观视角作为出发点,相关控制活动无法全面的落实。近几年来,在中国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不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没有构建相关内控机制或者内控监督失灵等现象。所以,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企业想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经济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内部控制,提升内控能力。

(三) 研究现状

现代内部控制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审计制度的发展。随着审计制度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也随之受到重视,现代学者们渐渐对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影响企业运营发展产生了兴趣。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着手研究影响内部控制的因素,并发现其中公司治理情况是影响企业内控的主要因素之一。

公司治理是需要一定的管理安排,在合理的安排下调节和决定在公司中有重大权力关系的公司股东和债权人、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体系中实现收益。[1]公司治理的概念应该是一个整体,可以用一系列能互补的内容加以说明,包括以下内容:公司治理的本质是一种合同关系;公司治理的功能是分配权益和自觉意识。[2]公司治理是研究公司高级管理层的决策,并且执行决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公司治理的具体解释是公司股东为了获得自己的权益,建立董事会,用来负责公司的经营决策和未来发展方向,继而选择录用公司的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日常工作。而公司治理的广泛解释则涉及到企业管理团体的当事人如何控制和指导公司管理的一个体系过程。[4]企业为保证公司能有自觉的意识为其权力相关者的权力积极服务,需要建立独立的监督审查机制。[5]现今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制度不健全,对高级管理人员缺乏约束和管理和外部环境的制约。[6]内部激励制度也是促进公司治理的主要机制,完善的激励制度能够促进企业各项资源的流通效率,以及保证企业日常运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