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杭州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发展的对策 第六章结语 三、研究方法及措施(拟采取的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
第一节 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杭州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发展的对策
第六章结语
三、研究方法及措施(拟采取的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在对中外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之后,提取相关影响因素,之后,分别对国际会议组织方和与会方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他们对相应影响因素的感知差异,最后建立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一、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文献整理、数据收集确定较大范围的国际会议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
2、定性定量结合分析法
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并通过标准差和平均值计算分析会议组织方与参与方对影响因素的感知差异。
3、案例分析法
选取杭州为例,评价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的必备因素。
4、比较分析法
将杭州与其他著名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做比较,分析杭州作为国际会议目的地的优势与劣势。
二、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工作的步骤与进度(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
第一阶段:(2016年12月-1月):论文定题,收集并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2017年1月-3月):审查、修改、完成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17年3月至4月中旬):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做出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2017年4月中旬-4月底):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定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作者、书名、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出版号、出版年月或出版期号。文科不得少于15篇,理科不得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篇)
[1]王起静. 基于协会会议参会人角度的国际会议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以北京为例[J]. 旅游学刊,2011,10:68-74.
[2]黄彬.浅谈杭州如何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5
[3]方萍. 城市会议目的地评价体系构建及满意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4]沈晔,朴志娜,吴必虎. 国际会议选址因素重要性的感知差异分析——以北京为例[J]. 旅游学刊,2013,05:63-71.
[5]周娟. 学术会议目的地评价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6]陈晓静.会议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评估——以上海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5,01:80-83.
[7]姜静娴. 会议旅游质量评价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8.
[8]何丽琴. 会议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方法与提升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
[9]李思瑶. 国际会议目的地特征与培育研究——以成都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0
[10]王萍. 西安会展旅游的调查与发展对策[D].陕西师范大学,2014.
[11]整理 记者 李晓莉 实习生 贾妮娜. 提升西安会议产业软实力 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N]. 西安日报,2013-06-13010.
[12]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打造高端国际会议目的地 带动杭州城市国际化[N]. 杭州日报,2016-05-23011.
[13]本报记者 兰馨.杭州着力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N].中国贸易报,2016-07-28005
[14]隋晴晴. 香港会议业发展潜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15]詹伟芳. 会展旅游的运作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16]赵晏俪. 取其精华 变中取胜——解析个性化会议目的地城市的营销策略[J]. 中国会展(中国会议),2016,04:41-43.
[17]Lee Y M. A Study on Image of Seoul as a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Destination
[D].Seoul:Kyonggi University,2005.
[18]ICCA(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Convention Association).ICCA Statistics Report 2002 - 2011 [R]. Amsterdam: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Meeting Market,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