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2)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社会融资规模可以较客观、全面地反映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其关系也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于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社会融资规模可以较客观、全面地反映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其关系也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现有研究大多基于省际面板数据,从国家层面研究社会融资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然而各省市、自治区由于整体经济金融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社会融资规模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可以基于省市层面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本文以浙江社会融资规模和经济发展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优化社会融资规模及其结构,促进浙江社会融资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对增强浙江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三、浙江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发展现状

(一)浙江社会融资规模现状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增量概念,指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16]。地区社会融资增量统计口径和内涵与全国一致,即金融体系是整体金融的概念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本文对浙江2014Q1~2017Q3社会融资规模数据进行核算与分析。

1.社会融资规模总量特征

从社会融资规模整体趋势看,浙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大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如图1)。2015年,受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加快等因素的影响,社会融资规模大幅下降,总量仅有6291亿元。此后,浙江金融系统全面贯彻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社会融资规模总量整体保持稳步上升态势。2017年,浙江全面启动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深入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坚持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本质。据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约为10285亿元,已远超2016年全年规模。从社会融资规模占GDP比重来看,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该值不断提高,反映出浙江省实体经济的社会融资能力得到提升,金融领域资金与经济增长比值趋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