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的现状分析 1.中国农产品出口遭受日本绿色壁垒原因分析 (1)莫展宏(2012)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的市场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原因
(四) 研究的现状分析
1.中国农产品出口遭受日本绿色壁垒原因分析
(1)莫展宏(2012)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的市场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在出口贸易进行中将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日本为了国民生活安全,在农产品进口方面也制订了较为繁琐的法律法规,对进口农产品要进行各个方面检测与检验。利用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不利于其他国家的农产品顺利进入日本国内,对我国农产品进入日本国内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国内关于食品与农产品也不断发生安全事故,如“有毒饺子”“苏丹红”“瘦肉精”等。日本迅速捕捉到这些信息,并在本内大肆渲染,引起了国民的心理恐慌,产生了不利的舆论影响。日本有关部门趁此机会严格限制中国农产品进口,检测检验标准不断提高。
(2)王静岩(2016)分析认为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对外贸易一直受到绿色壁垒的阻碍,并认为中国的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其原因有:国内出口商和农民的绿色意识薄弱、政府机构食品认证体系不规范、国内高科技缺乏、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不平衡。 同时,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保护其相关产业的隐性贸易保护主义手段。
(3)吴雯雯(2014)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产品质量保证的自然基础。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一直难以为继。中国使用化肥,农药和农用薄膜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是饲料,秸秆,畜禽粪便产量最大的国家。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不公平地焚烧有害物质,造成农田污染和土地退化,导致中国农产品质量下降。造成农产品生态环境恶化的另一部分污染来自农业以外。中国工业“三废”造成的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正在从当地蔓延开来。在“三废”污染的土地上生产的农产品含有有害物质。
2.中国农产品出口对策研究
(1)边洁英(2014)认为,虽然我国近几年出口日本的农产品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现状,但由于地域原因与生活习惯不相同等各种因素,再由于日本不断提高农产品进口规格,与出口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我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比例仍处于不断减少的状况。还有,我国当前还不具备有效解决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有效策略,如没有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重视,农产品技术含量低,对行业协会关注不够,品牌产品缺乏,农产品融资困难,影响企业扩张力度加大等。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简化的引力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对策,以便在科学性和可靠性方面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提供支持。
(2) 林玉洁(2012)通过分析数据详细列举了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出口的不利因素。 数据显示,中国农产品和农产品出口经历了各发达国家绿色壁垒频繁和高度损失。 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政府要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农业总体产业结构,另外还要运用国际农产品贸易标准保证中国出口企业免受重大经济损失。
二、 中国农产品遭遇日本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一) 中日产品贸易现状
中国和日本在海上相邻,二国间的贸易发展历史悠久。二个国家的食物与文化存在诸多类似之处,日本当前属于经济发达国家,而中国当前还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利用发展二国贸易可以推动二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大力发展跨界贸易。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农产品大量出口日本,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快速推进,最近几年,中国出口日本的农产品数量不断上升,但因为二个国家在经济发展、政治立场、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分歧,因此造成二国农产品贸易不能顺利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