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三农的引领功能(2)

二 相关基本概念 (一) 供给侧改革的涵义 供给侧改革就是分别从供给端和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对于整个宏观经


二  相关基本概念

(一) 供给侧改革的涵义

供给侧改革就是分别从供给端和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对于整个宏观经济来说,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是一个完整的链条。而随着国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为了保证经济一直又好又快地增长呢,这就需要从倚重投资、消费、出口这“三架马车”到注重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强调从生产要素入手,比如人力、技术、土地等方面,更加注重创新、创业,通过完善资源配置,提高效率,从而生产出满足人们需求的商品,从根上拉动经济增长。此外,供给侧改革还从供给端采取措施重点推进集约型生产和绿色生产以改变粗放式生产,同时也作用于改善生态环境。

(二) 政策性金融的定义

政策性金融是指按照我国出台的方针政策,凭借国家的信用为担保以贯彻实施,通过各种途径来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进行融资,并且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下用优惠的存贷利率在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和经批准开办的涉农商业性金融业务等业务中为协助和贯彻国家相关政策而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它除了最为基本的融资性和有偿性之外,还具备了一般资金融通形式所没有的政策性、优惠性两大特征。

三  政策性金融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主要任务

   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优势,才能更好地进行供给侧改革,因此在现今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发展的形势下,想要更好地完成其中调结构、促创新、转方式、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六大任务,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则必不可缺。

(一)调结构

  政策性金融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以纠正农业供给中出现的移位、失调。

1. 提高产业整体质量和绩效以改善产业结构

为了改善产业结构体系,提升绩效,政策性金融要形成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支持模式,那么在鼎力支持发展如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业态从而推动农业产加销一体化运营的同时,也需要着力于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连锁配送等新业态,这样才能顺利推动产业的转型和进步;而在其支持发挥农业提供农产品的传统功能方面,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业的多样化需求,政策性金融应该开辟农业的另类功能,如根据现今人们的喜好将三农和旅游业相结合,致力于发展农村观光、休闲养生以及体验农家乐等新兴产业;再者,它在确保粮食产能的同时也须支持统筹发展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

2. 根据市场需求多样化以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

由于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且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喜爱绿色健康、高品质的农产品,政策性金融急需增加相应的农产品生产以调整农产品的品种与品质。因此为了改善品种结构,须慢慢减少基础或者较为低质的农产品的生产,转而通过创新增加优质且具有一定特色的农产品的比重,着力研究培养营养丰富、绿色有机的新型农产品,同时提高其所在各个营销点的知名度,令其在消费者中形成一定的品牌意识,以此来打造特色农业链。与此同时也需要注重此类优质新型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加强此类方面的安全监管以保证其绿色优质的特点。

3. 围绕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以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政策性金融须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区域不同的特点来定向培养其主导产业,并且根据其环境资源、生产能力、发展前景等各个方面来综合评定各区域发展的优劣,从中选择出优势较为突出的部分区域来进行重点支持培养,以形成优质完善的区域性主导产业。这样有助于形成多种多样并且特色鲜明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其相较于之前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