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江苏省外经贸发展研究(2)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往往也来带了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号召尤为重要,可以帮助早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往往也来带了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号召尤为重要,可以帮助早日实现经济腾飞和环境保护共赢的局面。

在当前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探讨外经贸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展开的,简单的来说就是,为了经济的发展所做的努力,都不能损害后人的利益。

1978年以来,江苏省的外经贸实现了很大的突破,几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从而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贸易大省。这也是选择研究江苏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外贸易的发展的重要原因,发展越快带来的经验和教训也多,对其他省市甚至国家的发展也更有参考的价值。

(二)文献综述

   本文研究的是低碳经济下江苏省外经贸的发展,而对于外经贸的可持续发展之前已有了大量的研究。

孙国强(2012)指出要完善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把责任落实到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身上。马相东、杨丽花(2010)通过借鉴日本的经验,提出了对于在低碳背景下中国外经贸发展的看法,要重点扶持优秀的贸易企业;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开辟贸易新地区;要把握住贸易产业转移的机会。王茜、顾垚(2015)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江苏省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指出了一些对策,如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等。李玥、熊俊(2012)指出了江苏省三大区域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并且提出了主要的对策,利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江苏省南北地区的合作。薛漫天(2011)提出了苏北、苏中地区承接出口的转移,有利于整个江苏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了之前学者的研究,本文在参考他们的学术资料的同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更加全面。

一  江苏省外经贸发展现状分析

(一)江苏省外经贸发展规模分析

根据图1-1可得,2000年-2008年江苏省的外经贸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但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江苏省的贸易总额受到一定影响,随之2008年-2009年的贸易总额下降,但是随后又快速发展起来并且发展更为迅猛,不过自2012年以来,飞速增长的局势已经不在,发展逐渐平缓,并有下降的趋势。

图1-1:江苏省贸易总额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2016》

(二)江苏省外经贸发展模式分析

江苏省依靠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温和的气候、充足的自然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一系列的优势,自1990以来,江苏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着重于引进外商投资,把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对外贸易发展的主体,以加工贸易作为主要的贸易方式。可以说加工贸易的蒸蒸日上促使了江苏经济的起飞,是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并且已经逐渐成为江苏省国民经济的关键部分。从2006年到2011年加工贸易出口额一直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但是从图1-2我们可以看出从2012年起加工贸易的占比开始下降,近几年来江苏一般贸易出口额的比重慢慢超过了加工贸易,说明江苏对外贸易方式开始由简单地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方式的转变。

图1-2:江苏省各贸易方式出口总额

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2016》

(三)江苏省各区域外经贸发展分析

江苏省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呈现出南高北低,东强西弱的局面。根据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全省可以分为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徐州、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较发达的苏中地区(南通、泰州、扬州);发达的苏南地区(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因为地域位置、自然环境、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江苏省内各区域间产业布局也存在较大差别。表1-3为江苏省2015年主要城市的进出口总额,从中可以发现,苏北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状况较苏南地区相差甚远,宿迁的进出口总额以致不到苏州的百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