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1-2015年甘肃省农产品出口情况 年份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率占全省出口比重 20113.11214.4 20124.4844.514.0 20133.75-16.219.2 20143.975.87.6 20153.8-4.441.2 (二)出口产品
表1 2011-2015年甘肃省农产品出口情况
年份 出口总额 比上年增长率 占全省出口比重
2011 3.1 12 14.4
2012 4.48 44.5 14.0
2013 3.75 -16.21 9.2
2014 3.97 5.8 7.6
2015 3.8 -4.44 1.2
(二)出口产品种类分析
甘肃省农产品出口商品主要是苹果汁、番茄酱罐头及未列明食用植物产品等。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5年全省农产品进出口额达到22.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其中苹果汁的出口同比下降30%,蔬菜种子和鲜苹果的出口都达到30万元以上,分别增长18%和30%,杂豆和罐头的出口显著上升,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分别达到60%以上,植物油在所有农产品的出口中以154%的增速位列首位。
近年来,除了粮食、玉米、蔬菜种子、苹果、罐头等产业的较快发展,高原夏菜、中药材、植物油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其中高原夏菜曾一度被认为是全省农业生产中产品最优、效益最高的农产品。通过今年第一季度的农产品出口数据来看,特色农产品在我省出口贸易中已经开始扮演主角的地位。为了稳固这一地位,甘肃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意见,这些意见也为我省未来农产品出口的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并提出了具体到未来3年的目标。
(三)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是甘肃省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亚洲占了绝大比重,因此亚洲也被称为是甘肃省农产品出口的老大。在亚洲日本依旧是其最主要的出口国家和地区,此外韩国、香港、马来西亚也紧跟其后,成为了亚洲重要的出口国家和地区。甘肃凭借丰富的农业资源,分别在东部、西部、中部、南部四地应运而生出农产品出口产业的聚焦带。苹果、苹果汁的基地主要在东部的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以及静宁县建设,番茄酱、脱水蔬菜、制种、葡萄酒的酿造基地主要在西部的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建设,马铃薯的深加工基地主要在中部的定西市建设,食用菌和百合出口基地的建设主要在中部的兰州市和白银市,中药材、肠衣、牛羊肉出口基地主要在南部的陇南市、甘南州、临夏州建设。甘肃省农产品出口的一些难题通过以上四部出口生产基地的大力建设由此得到了有效解决。
甘肃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之地。这条丝绸之路也为甘肃创造了难得的经贸合作机会,比如与中西亚、中东欧等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自甘肃把西部窗口打开以来,西部订单生产繁荣发展。以一市一公司为例,张掖市在2015年对俄罗斯、中亚等国家的出口额同比增长450万元,在2016年甘肃省外贸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张掖市农产品外贸出口依然能够出现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0%。绿涵公司作为其新兴公司的代表,高瞻远瞩,努力创新,积极开展农业化订单生产,努力向国际化发展道路迈进。甘肃省开展国际贸易的便利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像海关特殊监管区开放平台已经顺利运营,一带一路沿线9个境外商务代表处的建立,国际航空口岸开放平台的有序运行。开通了众多的国际货运运班以及接近20余条国际直通航线等。这改变了过去以来通过代办来出口农产品的方式,打开了一个直接出口的通道。甘肃农产品出口继续向西的道路前进,继续向一对一订单生产的方向看齐。
二、甘肃农产品对外贸易优势分析
甘肃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状况直接影响着它的对外经贸状况。农产品的出口在甘肃省的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一大一干一强一足”。一大为气温日较差大,一干为气候比较干燥,一强为太阳辐射强,一足为光照比较充足。年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降低,大致在14摄氏度以下。年均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量大致在28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年日照时数较高,自东南向西北增多,在2800h左右 。其中河西走廊日照最充足,陇南日照最少。甘肃凭借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相对较小的工业污染,为生产绿色无公害的特色地区农产品创造了绝佳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