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概述 (一)学前儿童绘画活动 学前儿童美术是幼儿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幼儿发展的一种表现;是幼儿个性的表现
一、学前儿童绘画活动的概述
(一)学前儿童绘画活动
学前儿童美术是幼儿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幼儿发展的一种表现;是幼儿个性的表现形式。绘画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颜色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结图。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1]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运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出视觉形象,从而表达幼儿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小班绘画教学
小班绘画教学就是指教师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和3-4岁幼儿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绘画经验的双边活动。幼儿园绘画教学分为,学前儿童物体画教学、学前儿童情节画教学、学前儿童意愿画教学、学前儿童图案画教学,学前儿童色彩认识与运用教学。幼儿在视觉、动作发展、空间知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进行图案画。因此在小班绘画教学中只有:物体画教学活动、情节画教学活动、意愿画教学活动、色彩认识与运用的教学活动。
(三)小班绘画教学活动的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艺术方面对于表现与创造部分的目标“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对于3-4岁儿童目标是“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2]这就说明幼儿园小班的美术课程中不仅要开展绘画教学活动还要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
幼儿园小班3-4岁的幼儿,生长速度快,幼儿期的特点比较明显。3岁前在涂鸦期的幼儿,喜欢用笔随意涂划。3岁左右的幼儿进入象征期,开始尝试从无目的涂鸦到有目的涂鸦这时他们开始尝试利用涂鸦时掌握的各种形状表现自己的经验,但他们表现的动机和信心都十分脆弱。这需要教师要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小班绘画教学活动并指导小班幼儿顺利进行绘画活动。
小班幼儿从有目的的涂鸦过程中画出了线条,在描画线条的过程中逐渐画出圆形。随着幼儿视觉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手指关节、肌肉的发育日趋完善,他们也可以用自己画的圆型来代表某些事物,逐步建立起较为清晰的形状轮廓线。小班幼儿一般都以二维空间形式出现,常常用一个轮廓线包围着物体的表层,正、侧面混杂在一起。小班幼儿在最初绘画时不会考虑画笔的颜色,一般都是单色画。老师给他什么颜色的画笔,他的画中就出现什么颜色。小班幼儿还会把自己喜欢的题材一遍又一遍的画在不同画面里。
二、D幼儿园小班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目标重技能轻情感,没有根据层次不同的幼儿设定
笔者观察发现平顶山鲁山县D幼儿园小班教师在设计绘画活动教学目标时主要是依据参考教材和教参,很少考虑小班幼儿本身的实际情况,导致小班幼儿成长目标和教学目标不相符。陈鹤琴先生认为,教不教幼儿艺术的技能是个重大的问题。幼儿如果没有必要的绘画技能肯定是画不出完整的绘画作品,教师应该考虑的是在什么时候教给幼儿和用什么样的方法教给幼儿绘画技能。但是在九岁以前应该要尊重他们的作品和个性发展。
【案例1】小班绘画活动《大苹果》中教师设定的情绪情感目标是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中,体验绘画的乐趣;技能目标是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苹果的轮廓。在这节课的开展中,教师只注重了对幼儿握笔姿势的培养,还要求幼儿苹果画的圆。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没有用任何评价、与幼儿互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去达成设定的情绪情感目标。有些幼儿画的苹果画的不圆、画的太小,教师都会让幼儿重新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