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处理20万吨城市污水的工艺设计+CAD图纸(5)

3)相应设计标准与设计手册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 —2006)、《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3)相应设计标准与设计手册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 —2006)、《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计标准》(CJJ 31—89)、《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手册》、《水污染控制工程》。

2工艺流程的确定

2.1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

2.1.1 AO生物脱氮工艺

A1/O法脱氮是将缺氧的反硝化反应器配置在好氧反应器的前部,所以常被称作“前置式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反硝化菌在前部的缺氧池内将污水含有的有机氮使用,使好氧池内的有机负荷得到了减少,好氧池内开展硝化反应所需要的碱度通过反硝化反应所产的碱度去进行抵偿。在缺氧池之后的好氧池,可深度除去在反硝化中剩下的有机污染物,将出水的水体质量提高。可去除90~95%以上的BOD5,但其除磷脱氮的效果不佳,脱氮的效率70~80%,而除磷只能达到20~30%。然而,A/O工艺的流程相对简单,也有其他工艺所没有的特点,而今仍是被广泛应用的工艺。此工艺也可通过将缺氧池和好氧池共建,其中用挡板隔开,使工程的造价减少,故而此种模式对已有的推流式曝气池的革新非常有利。其重要特点是:可将氮和有机物同时去除,流程非常简单;在进行反硝化的缺氧池中不用再补充额外的有机碳源,使得运作费用大大降低。

工艺特点:

(1) 工艺很简单,不受到内循环的影响,厌氧池可维持善佳的厌氧状态;

(2) 剩余的活性污泥中磷含量高,用作肥料的效果很好;

(3) 不容易造成污泥的膨胀,且可将好氧池中的有机物负荷降低。

A1/O工艺流程如图2.1:

图2.1 A1/O工艺流程图

2.1.2 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A2/O工艺的流程是最简易的,也是得到最普遍应用的脱氮除磷的工艺。原废水与含有磷的回流污泥一起到厌氧池中,除磷菌对磷进行了释放同时摄取了有机物,降低了BOD的浓度和氨氮;在缺氧池子中,反硝化细菌利用有机物,继续降低了BOD的浓度并将氨氮的浓度更大程度的降低;但是在好氧池之中,微生物将有机物进行氧化,致使有机物的浓度渐渐减小,而被氨化的有机氮接着被硝化,大幅度地降低了氨氮的浓度。

工艺优点:

① 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与另外类似的工艺相比会少很多,流程也比较简单一些;

② 通过厌氧-缺氧-好氧轮流运作,丝状菌很难再增值衍生,防止产生污泥膨胀这个现象。

工艺缺点:

① 此工艺虽可以一齐脱氮又除磷,但是均无较理想的效益。

② 若沉淀池的溶解氧含量过低容易导致厌氧消化,污泥释放磷,过高时则回流污泥可能对厌氧池造成负面影响。

A2/O工艺流程如图2.2:

图2.2 A2/O工艺流程图

2.1.3 SBR工艺

此工艺是通过间歇曝气的方法来运作的活性污泥的一种污水净化技术,也叫做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有别于传统的水处理的工艺,SBR应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法对空间分割的操作方法进行替代,不稳固的生化反应对稳态的生化反应进行替代,静置的理想沉淀对以前的动态沉淀进行替代。在运作上是有序与间歇的方式,其重心为SBR反应池,此池将初沉、均化、生物降解、二沉等功效结合到一处,SBR中不设污泥回流,由于SBR的以上特点,其具备了下列益处:

① 推流过程的顺利令生化反应的推动力加大,提升了反应效果,池子中的厌氧、好氧处于轮流的状况,得到优秀的处理结果。

② 运作效益稳当,污水可在稳定的静止状态下进行沉淀,需时较少、效益较高,出水的水体质量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