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吨维生素B1中间体2-甲基-4-氨基-5-(氨基甲基)嘧啶的工艺设计(2)

致谢36 参考文献37 附录38 1绪论 1.1 设计依据 1.1.1 设计目的 维生素B1 ( Vitamin B),以下简称(VB1)是最早的可以溶于水的维生素B族,被称为“硫胺素或噻嘧胺”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附录 38

1绪论

1.1 设计依据

1.1.1 设计目的

维生素B1 ( Vitamin B),以下简称(VB1)是最早的可以溶于水的维生素B族,被称为“硫胺素或噻嘧胺”,因为它的结构中有含S的噻唑环和含氨基的嘧啶环。VB1,在植物种子的表皮和胚芽如米糠和麦麸等里面含量比较丰富,1926年Barend Cenraad等首次成功地将维生素VB1分离和结晶化,并推导出合成方法,目前所用的VB1都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产品。和其他维生素一样,人体的活动中,需要大量的维生素B1来参与,但是人类身体不能自主合成它,所以只能服用维生素B1的药片来维持体内的需求。而维生素与其他药品不同,他们不会因为副作用和耐药性被不断的淘汰与更新,由于人无法合成出足量的维生素B1,所以人们对外界维生素B1的获取就将是永无止境的。维生素B1作为一个小药种,各大药企纷纷推出它的市场,这些年来,维生素B1一直处在供大于求的态势中,那么如何快速有效低成本,并且在相对优越的条件下合成出VB1将是我们这项设计的首要任务。

1.1.2 设计遵循的技术法规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法规(2010年修订)》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6)《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

(7)《工艺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G39-79)》

(8)《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HG20546-92)》

(9)《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10)《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11)《工业“三废”排放执行标准(GBJ4-73)》

1.2 产品简介

1.2.1 概述

维生素B1是最早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人体的活动中,需要大量的维生素B1来参与。因为自然界中维生素B1的含量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量巨大,所以光靠自然界中天然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年来,我们一般靠人工合成的方法来或者这种物质。有大量的办法来合成出维生素B1,在大量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经过2-甲基-4-氨基-5-(氨基甲基)嘧啶(GDA, 2)这种中间体来合成,这种方法被证实了是最有效最实惠的。目前为止,大多数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使用这种方法,即使用中间体GDA来合成维生素B1,因此我们这项研究就是为合成这种中间体,以此来开发更加经济适用,可以在大规模的生产中使用的合成方法,这是很有意义的课题。

1.2.2 产品名称

 (1)化学名:2-甲基-4-氨基-5-(氨基甲基)嘧啶

 (2)英语名:2-methyl-4-amino-5-(aminomethyl) pyrimidine

1.2.3 化学结构、分子式及分子量

 (1)分子式:C_6 H_10 N_4

 (2)分子量:138.17g/mol

(3)化学结构:

(4)熔点:114-116°C

(5)物理性质:白色结晶性粉末,纯度≥99%

1.2.4 原辅材料物理性参数

表1.1 2-甲基-4-氨基-5-(氨基甲基)嘧啶物性参数

序号 物质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g/mol)) 理化性质

1 甲酸钠 CH_3 ONa 54.02 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

熔点:-98℃

沸点:65℃

密度:1.132g/mL

2 丙酸 C_3 H_6 O_2 74.08 性状:无色、有腐蚀性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24℃

沸点:141℃

密度:0.993g/mL

续表1.1 2-甲基-4-氨基-5-(氨基甲基)嘧啶物性参数

3 一氧化碳 CO 28.01 性状:无色、无臭、无味、可燃、有毒的气体

熔点:−205℃

沸点:−191.5℃

4 甲醇 CH_4 O 32.04 性状: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