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告依春衍生物的化学合成及其对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测试(2)

3.1.2 实验原理11 3.1.3 测试样品前准备11 3.1.4 测试具体操作11 3.1.5 测试操作注意事项12 3.2 测试结果13 第四章 实验部分13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13 4.2 目标化合物


3.1.2  实验原理 11

3.1.3  测试样品前准备 11

3.1.4  测试具体操作 11

3.1.5 测试操作注意事项 12

3.2  测试结果 13

第四章  实验部分 13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4.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4

4.3  化合物氢谱 16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7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流感和流感病毒

1.1.1  流感病毒的分子结构与分类

病毒属于胞内病原体,其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是极其简略的细胞内微生物。而且病毒的复制实现必需利用活细胞寄生的形式,利用各种生物化学机制[1]。所以抗病毒药物通常发挥作用可以从病毒的结构,酶以及复制方式等方面表现。因为病毒得生存离不开宿主细胞,其复制过程实现与细胞的自身代谢密切关联。病毒没有自己的酶系统,只能利用细胞内的酶完成代谢活动,而抗病毒药物在产生作用时,由于它和宿主细胞密切相关,时常会给宿主细胞带来毒性。

流感是由于人类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一类疾病,由于它爆发的突然性和自身独特的变异性,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流感目前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每年的疫情影响到世界人口的10-20% [2]。根据流感病毒不一样的致病方式可将其分为A、B、C三类流感病毒。在这三类病毒中A型最容易发生变化,容易引起大范围的流感暴发;B型倾向于区域型,对人类有较强的致病性;C型流感经常会使呼吸道感染,但不会造成大规模流行。近些年来,由于流感病毒爆发的高频率和大规模性,给各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医学家们都一致认为根据不同的流感类 型接种不同的流感疫苗是最好的选择,但随着流感病毒耐药性和变异性的增加,导致很多疫苗在使用过程中无效;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使用金刚烷胺类药物来治疗流行性感冒。可是这类药物耐药性较差,且副作用较大难以控制,在日常临床使用很受限制。流感病毒的耐药性和变异性一直属于变化的状态,所以研究最新且高性能的抗病毒药物的步伐不能停止。

流感病毒是一种负链RNA包膜病毒[3],在病毒包膜的表面上分布着形态各一的蛋白刺突:血凝素(Hemagglutinin,HA)[4],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5]两种表面糖蛋白以及M2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6]。 显微镜观察大部分是球形的,直径范围从约80到120nm。 它们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胶囊和核衣壳。核衣壳主要包含病毒RNA,病毒的遗传因子为RNA,它也是一种能够被溶解性抗原。不同结构的病毒有不同的RNA。聚合酶在RNA的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酶是一种异三聚体,由PB2,PB和PA三个亚基构成,用于合成病毒RNA的三个亚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研发3类流感病毒的基因之后发现,在不同类型的流感病毒内部有着不同数量的基因片段, 比如A、B型流感病毒内部有8个基因片段,C型流感病毒内部有7个基因片段,这种不同的基因片段,流感病毒基因组的亚区段产生变异的概率最高。不同基因组在病毒的中心位点上,存在的方式是核糖核蛋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