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人工合成胭脂红的光学特性 12 3.4 β-胡萝卜素和日落黄与BSA的作用12 3.5 小结12 4 离体生物组织激光焊接试验13 4.1 试验仪器与材料13 4.1.1 BSA的简介及应用
3.3.4 人工合成胭脂红的光学特性 12
3.4 β-胡萝卜素和日落黄与BSA的作用 12
3.5 小结 12
4 离体生物组织激光焊接试验 13
4.1 试验仪器与材料 13
4.1.1 BSA的简介及应用 14
4.1.2 设计激光焊接生物组织试验平台 14
4.2 正交试验设计 17
4.2.1 正交试验设计要求 17
4.2.2 确定试验因素数及水平数 17
4.2.3 选用合适的正交表 17
4.2.4 确定无关试验参因素 18
4.3 结果与讨论 18
4.3.1 不同参数选择下的焊接试验 18
4.3.2 宏观分析及抗拉强度测试 18
4.4 操作步骤 18
4.5 不同浓度的牛血清蛋白对焊接效果的影响 19
4.5.1 试验材料 19
4.5.2 试验步骤 19
4.5.3 试验分析 20
4.6 不同种类的色素对焊接效果的影响 22
4.6.1 试验材料 22
4.6.2 试验步骤 22
4.6.3 试验分析 22
4.7 小结 24
4.8 生物组织激光焊接最优参数方案 25
结论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1 绪论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组织切口的良好愈合已经不足以达到患者术后恢复的目的,人们对愈合后的外观质量的好坏及愈合周期的长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心脏、大脑、剖宫产等重要手术中,要求手术时间短和风险性低。主要做皮上功夫的整形外科,对皮肤的缝合要求更加苛刻。若仅仅依靠皮内或皮外缝合要领调整皮肤对合程度,纵然当时愈合较好,此后瘢痕也会增宽,这就要求术者需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熟练掌握皮肤缝合方法。切口缝合质量主要依赖术者的操作水平和实践经验,则增加了手术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另外皮肤瘢痕产生的几率较大。因此,生物组织尤其是皮肤的缝合方法和技术变得十分重要,研究新的生物组织 缝合方法迫在眉睫。近年来,激光焊接机器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体和动物组织的焊接成为可能。国内的刘铜军在1998年对7例甲状腺瘤、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阑尾炎、1例乳腺纤维瘤成功地以CO2激光焊接了皮肤切口组织,术后患者皮肤切口平整,渗血明显减少,且瘢痕不明显[1]。乌克兰巴顿电焊研究所开辟了采用高频电流焊接动物与人体软组织与器官的新领域,研发的焊接设备已成功应用于该国几家医院的临床试验,效果显著[2]。激光焊接在生物医疗上的应用拓展得益于激光技术的进步,部分临床应用已经得到验证并被人们所认可,具有代替传统组织缝合技术的潜力[3]。
1.1 生物组织激光焊接原理
1.1.1 激光焊接原理
激光焊接的原理是通过激光对工件表面进行加热,热量以热传导的形式向内部组织扩散,热量堆积使受热影响部分材料熔化,形成熔池,而后冷却以达到两端紧密连接。激光焊接是激光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随着各型激光器的逐渐完善,激光焊接以其质量高、精度高、变形小、效率高和速度快的优势,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1.2 生物组织激光焊接技术应用
生物组织,主要是指人或动物的皮肤、肌肉等。皮肤作为人体作为人体最外层的组织器官,主要保护皮下的组织和器官不受外界侵袭。它面积最大,容纳了1/3的血液和1/4的水分,约占总重的15%。皮肤的结构组成、生理特征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人或动物的生物组织在挫伤严重时会引起休克等症状[4]。不同组织器官受到一定程度的创伤时,则有必要运用合适的缝合方法使创面或切口快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