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旅游业态来看,江苏省乡村旅游涵盖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副业等。从乡村旅游产品来看,以民俗村落、节庆活动、农业生态园、农家乐、
从乡村旅游业态来看,江苏省乡村旅游涵盖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副业等。从乡村旅游产品来看,以民俗村落、节庆活动、农业生态园、农家乐、农业教育基地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据调查,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江苏省乡村旅游在接待游客量、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
2.1.2 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江苏省乡村旅游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市场成长较为成熟的地区之一。江苏省乡村旅游经过长期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和江苏省旅游业创造了发展机遇和财富。江苏省乡村旅游从最初现代化村庄“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到现在注重体验休闲旅游的农业旅游村落。下面分别从起步、发展、成熟三个阶段阐述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给江苏省农村发展带来了契机,顺势发展的乡镇企业也对江苏经济做出了极大贡献,尤其是苏南地区发展尤为突出。因为拥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和现有的旅游资源和环境,江苏省农业旅游也逐渐兴起。如苏南地区的无锡市华西村和苏州市张家港,主要以接待观光和学习的国内外游客为主。这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是由于起步较快并且依托现有的农业设施、原有的古村古镇以及村庄村落,但是在这十年期间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市场应变能力较弱。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早期前十年的摸索探求中,乡村旅游也逐渐吸引投资者和学者专家的关注。江苏省一些地区的村镇以华西村的开发及经营方式为模式,建立起旅行社和景区星级饭店,大力投资开发农村环境、农事活动、民俗节庆等农业资源,吸引周边游客,尤其是渴望到农村观光体验的城里人。这个阶段,乡村旅游依靠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和专业化的经营方式,旅游产品日益增多,旅游市场日益扩大。
成熟阶段(进入21世纪至今)。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大潮中,江苏省经济得到了飞速提升,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了。江苏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政策创新和示范区的创建。2008年,国家旅游局创建了第一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江苏省农业示范点有16处。2015年江苏省政府提出“乡村旅游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畅游江苏”体制,打造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确立了八项主要任务和三项具体保障措施。2016年李金早提出“全域旅游大有可为”的发展策略,江苏省从各方面调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性,投入公共资产和政策创新,促进了江苏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江苏省乡村旅游有了相关政策基础和政府主导,越来越重视品牌效应和科学经营,旅游产品和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经营者也越来越重视游客满意度和旅游市场氛围[6]。
2.2 江苏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按照城乡共同发展、新农村常态建设等的工作要求,多层次推动省、市、县、乡(镇)旅游业的发展。江苏省将乡村旅游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年度经济考核,2016年江苏省财政将三成的资金分配到乡村旅游中,带动社会投资超百亿。截至2016年底,江苏省拥有约3.7万的各类乡村旅游经营户。近年来,政府重视程度加深,不断推进和落实新政策。全省已经基本形成了省级地方专业项目与标准质量规范相配套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截至2016年底,江苏乡村旅游出现了不同层次和级别的重点区域,这些区域也是江苏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