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直播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3)

1、直播+新品发布会 案例1:2016年2月底,小米新一代旗舰机小米5春季新品发布会成功开展,和十几家直播平台进行合作同步直播。通过直播,全国上下的


1、直播+新品发布会

案例1:2016年2月底,小米新一代旗舰机小米5春季新品发布会成功开展,和十几家直播平台进行合作同步直播。通过直播,全国上下的米粉们都看到了小米配置的1600万防抖相机优秀的对直播适应性,即前期宣传多次提到的“小米黑科技”。整场直播吸引了大量米粉以及网友的关注,仅是小米直播APP的下载量就在发布会期间直线上升,截止整场直播结束,已经超过40万粉丝观看。新浪一直播同时在线人数也超过百万。17年小米无人机的直播现场,更是选在公司内的一家办公室,直播观看人数更是屡创新高,小米直播内粉丝数一度超过百万。

从小米直播发布会的变化来看,而今新品发布会已经不需要再去选择“高大上”的会议中心或者酒店,在办公室内就能完成一次简单的新品发布会。传统的发布会需要很多开支。首先需要租借场地,还有搭建费及各种零零碎碎的人工费。而且参与到现场的粉丝不多,大部分是记者和一些行业内人士。没有直播平台这种巨额流量的帮助,只是依靠高金额的电视直播和事后媒体的报道显然没有直播效果好。

直播+新品发布会可以帮助减少场地租借费、邀请嘉宾的出场费以及各种人工费。然而并不是所有CEO都像罗永浩、雷军那样能言善辩,他们本身拥有极高的人格魅力,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粉丝。并不是谁家的CEO上阵都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的。其次,事先的预热宣传也很重要,微博+微信的同时发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大型展会就不是很适合室内直播了,根据公司产品有选择的进行,小物件不需要镜头移动,比较适合室内直播。

2、直播+品牌+明星

案例2:2016年3月下旬,王宝强首次导演的处女作《大闹天竺》在前往印度拍摄前和各大直播平台进行合作,达成了剧组片场和国内粉丝群体的互动,拍摄期间主创人员和演员每天都能够和屏幕前的观众交流片场趣事和新片内容。开播超过30分钟,就已经接近500万观看人数。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低成本的直播合作帮助王宝强这位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做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带来了大量粉丝。在豆瓣评分只有3.9的情况下,依然拿下了8亿左右的票房。

目前直播市场已经不是当初的秀场、网红直播了。在明星以及明星背后的专业策划团队进入后,直播也变得成熟化、品质化。明星大咖在我国的影响力比外国大得多,他们的粉丝成千上万。有他们出现的话题能够迅速引起用户的注意,产生轰动性传播效应。他们在直播抛出的话题可以被带到微信、微博继续发酵,达到口碑传播的效果。《大闹天竺》的这次直播活动,拥有导演王宝强处女作的爆点,加上一众时下比较火的明星演员。让其能够在残酷的贺岁档中杀出重围,拿到8亿的高票房。说明明星直播不仅能带来流量和关注,还能将人气转化成更实际的销售额。

关于这本电影的直播宣传只是“直播+品牌+明星”的一个实例,还有譬如巴黎欧莱雅的“零时差追戛纳”活动,也是企业借助明星流量转化为销量的经典案例。但是大部分的的品牌都没有很好地领会这种模式的精髓。策划的活动有时让网友感到尴尬,选择的明星和自家的品牌形象又不是非常契合,准备宣传工作没有到位。没有经过慎重的考量,只寄希望于明星来吸引观众。一旦观众失去新鲜感,离被市场淘汰也不远了。如何能在明星互动与产品的推销之间觅得平衡,是一个优秀的策划团队要考虑的。

3、品牌+日常

案例3:2016年,来自美国纽约的第一大设计师品牌Calvin Klein(CK),在推特直播平台Periscope上,全程向观众展示了16年秋季广告大片的直播现场,内容囊括了选秀、幕后花絮等等,CK的首席营销官则认为:“实时直播不容易修饰,因此看起来更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