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自我效能感 2.2 研究综述 2.3 已有研究的限制和本文的创新之处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工具 本文所用问卷是选取部分大学生行为表现方式,根据大学生行
2.1.2 自我效能感
2.2 研究综述
2.3 已有研究的限制和本文的创新之处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工具
本文所用问卷是选取部分大学生行为表现方式,根据大学生行为的自觉性与持续性两个维度进行设计,分别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调查大学生行为的自编量表以及由Schwarzer 于1981年编制完成,最终用来测量自我效能感的量表(GSES)共有10个项目,采用4级计分法。[14]中文版的GSES最早由张建新和Schwarzer于1995年在香港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中使用,至今中文版 GSES的信度与效度在使用过程中均得到很好的证明。[15]
3.2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回收资料。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淮阴师范学院26幢宿舍楼中随机抽取5幢宿舍楼,每幢宿舍楼发放60份问卷,选取所抽宿舍楼的2、3单元的第2层与第3层宿舍,宿舍每人皆作答。样本主要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4号楼、8号楼、9号楼、13号楼、21号楼。共计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99份,回收率为99.7%,有效问卷为297份,有效率为99.3%。问卷以自填形式进行,为了保证所收集资料的质量与真实性,我们以不记名的方式填写,填写之前告知每位调查对象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并及时收回。
3.3 资料分析方法
所有回收的电子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核实后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9.0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主要包括频率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双变量相关分析。
3.4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通过分层抽样抽取的淮阴师范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