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的一般形式是: V: 即投资获得的净收益现值; :代表接受投资(教育)的净收入流; 代表不接受投资的净收入流。 (2)内部收益率法。根据学术界
模型的一般形式是:
V: 即投资获得的净收益现值;
:代表接受投资(教育)的净收入流;
代表不接受投资的净收入流。
(2)内部收益率法。根据学术界的一般观点,在计算内部收益率时,往往先会使收益的现值与成本相等,即根据:
算出内部收益率r,这是一种相当于资本投资边际效率,使得教育投资刚好划算的假设利率,然后将r与其他投资报酬率相比较,如果r更高,则代表当前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是可行的。
2.2.2人力资本投资形式
第一,保健投资(Health Care)
保健投资又称医疗保健投资,指一定的经济利益主体为取得预期不确定的收益,而通过保护和增强人力资本载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度的方式,将一定的现有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过程。人力资本理论将人的健康状况作为一种资本的储备,保健投资的效果一般体现在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所以保健投资是其他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第二,教育投资(Education)
教育投资是指一种智力活动,指花费一定成本,获得在学校和培训机构系统地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机会,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本的作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工效应(Worker Effects),即通过使受教育者的技能得到改善从而比从前做得更快、更好;二是配置效应(Allocation Effects),也就是说,通过使受过教育的人的认知能力改善以面对各种替代机会,做出更有效的选择;三是创新效应(Innovation Effects),即使受教育者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四是传播效应(Communication effect),教育通过传递先进文化和观念,教育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并带动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由此产生更大的生产力。
第三,职业培训(Vocational Training)
职业培训也称为非正规教育投资,区别于一般正规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在企业或其他机构为工人改善生产技术,学习和掌握新技能组织和提供教育和培训,如工人的技术培训班、工人夜校、学徒制、现场技术示范活动,都属于这种形式的投资。按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将职业培训分为在职培训(On-the-Job Training)和离职培训(Off-the-Job Training);一般性培训(General Training)与特殊培训(Specific Training)。
第四,人力迁移投资(Mobility)
人力迁移投资,意味着通过支出的成本来实现该地区的人口和劳动力迁移流动,或者在行业变更就业机会,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偏好和创造更高的收入。随着人口和劳动力的迁移,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劳动力的竞争状况,提高边际生产力,所以人力迁移投资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
第五,信息投资(Information Investment)
信息投资是指通过指出一定的成本以获取就业、薪酬等市场信息,实现最优化决策的行为,现实中的市场信息是不完整的,因此为了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实现最优决策,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优化自己的经济选择[39]。
3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3.1 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状况比较
3.1.1 人力资本知识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近十年来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知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虽然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素质最高的地区之一,但从表中却明显可以看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大部分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尤其是江苏和浙江两省最为突出,但是上海的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高中文化水平,且大专以上学历就业者比重逐年上升,2014年大专以上学历就业人员比重已经接近50%,说明上海人力资本知识水平最高,这会对上海地区的产业升级,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提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相反,江苏和浙江人力资本知识水平较低,这将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相对来说,江苏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高于浙江,说明整体从业人员人力资本知识水平高于浙江,但是浙江大专以上从业人员比重更高,意味着浙江拥有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这是浙江人力资本的优势。